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七杂八
    昨天和小皮步行回家,在路上小皮和我说起“尸”的繁体字写法以及“葬”和“死”字的字义。我大致地说了一下,但由于老爸毕竟不是中文系出身的,解释得不够到位。因此,今天把这几个字的字源、字形和字义的演变大致整理一下。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一是从小处做起,试图熏陶小皮在知识上认真求实;二是打破这几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了解模糊而对之莫明的忌讳或恐惧心理。小皮最近比较喜欢谈一些所谓“怪谈”,我对他说,人的迷信缘于早期对自身及自然界认识上的缺乏知识;近几年,以种种荒诞无稽的“灵异”为主题的电影、小说和话题甚嚣尘上,这反映了当代很多人的无知和无聊,我对此极为反感,也极为鄙视,希望小皮做为一个生长于学习型家庭的孩子,能够崇尚理性,冲破这种无知和无聊,不要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趋吉避凶是人类文化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部分,我昨天也对小皮讲了所谓“吉屋出租”这个说法的由来。但大谈“灵异”、“闹鬼”、“凶宅”等等,就是无知了。对于愿意讲理性的人,可以读一读美国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的《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
(2014-11-01 13:32)
标签:

育儿

分类: 杂七杂八

http://s13/mw690/001AwIZHzy6NgFk2WOoac&690
给小皮整理的,考试复习用。是网上目前最全、最好、准确度最高的资料。(真不是自吹)

古代对各年龄的别称

襁褓

分类: 读书买书
    小皮班里要求搜集与旅游、名胜有关的古诗词。正好我们刚从苏州回来,就决定以苏州为主题。一查,非常惊讶地发现,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流传以来,历代竟然有这么多借用张继诗意的诗。于是,我把这些诗整理在一起,其中有一部分诗抄自近人叶昌炽所撰的《寒山寺志·卷三·志诗第十》。这可能是目前网上能见到最全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资料了。
    叶昌炽,晚清至民初金石学家、文献学家、藏书家。最有名的就是《藏书纪事诗》,爱书人必备。我借助于现代网络工具,自以为已经搜集得挺全了,后来一翻叶昌炽的《寒山寺志》,不得不佩服这位大藏书家读书之多。


枫桥夜泊

唐·张继

 

(2013-04-12 14:17)
分类: 杂七杂八

这是为“洛阳文化游”所做准备之一。白居易的诗比较容易理解,用字平易,诗里用典较少,适合小皮读。一些古诗比较难读,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用的典故太多,而且是暗典。昨天为小皮订了两本书,《白居易诗选》和《三曹》,都是中华书局版的普及读物。订《三曹》主要是为了那篇《洛神赋》,昨晚找出《汉魏六朝文精选》(曹道衡编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没有收曹植的《洛神赋》。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买书

最近为丰富老婆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她买了几十本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我和老婆开玩笑说,我们家可以考虑在不久的将来开一家“女性小说图书馆”了。我和老婆都曾是小说爱好者,中国当代比较有影响的女作家的主要代表作几乎都拜读过了。前几天为了给老婆搜小说,在网上查资料,看到作家、文学评论家浩歌推出的“中国当代实力女作家正副十二钗”的排行榜,发现上榜的二十四位女作家被我们夫妻无一漏网地读过了。

最近老婆几乎把王海鸰和严歌苓的小说全部读完了(当然,都是我采购的),这似乎是只在中学和大学阶段才有过的读法。不过,我太能理解了。

 

(2012-09-26 2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买书

今天去校内打印社把下载的张鸿年译的《鲁拜集》PDF版打印装订成册,很喜欢。这书实在是几乎买不到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波斯文学是冷门,这套名为“波斯经典文库”的一套书共18册,初版只印了30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买书

茨威格和伊拉斯谟

陈乐民

 

我第一次听说十五六世纪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这个名字是在四十多年前的维也纳;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十年了。然而硝烟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尽,人们又在谈论另一次大战的可能性了。于是,出现了各种流派的保卫和平、防止战争的运动,警觉着死火复燃。其中有些和平主义运动和教会(如

(2010-08-22 21:08)
标签:

曹禺

雷雨

易卜生

群鬼

杂谈

分类: 读书买书

今天下午闲着无事,随意地把架上的《易卜生戏剧四种》取下来翻,也是随意地选择了易卜生的名剧《群鬼》读起来。这本书是我在十几年前住在东皇城根北街的时候买的,当时特别迷恋话剧,经常到首都剧场看人艺的戏,同时也开始读一些经典话剧剧本。

《群鬼》读了两页,忽然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想起了十几年前读过的曹禺先生的不朽大剧《雷雨》,不禁暗自揣摩《雷雨》和《群鬼》之间的关系。这个念头一浮起,我的“考据癖”又发作了,忙到架上又翻出《曹禺自传》,浏览他关于《雷雨》创作的自述部分,可是并没有找到曹禺先生关于《群鬼》的叙述,只是在他回忆清华生活的文字中,看到了当年张彭春

标签:

吴劳

上海译文

分类: 读书买书

    周一去万圣,在一楼特价部没见到什么新书。买了一本人民文学版的《马丁·伊登》,殷惟本译的。半价。这套人文版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从几年前就开始在市面上半价乃至四折了。这套书选题不错,译者也还算是优秀的,只是现在人文社的牌子不像以前那么硬了。选外国名著,人文社其实是仅次于上海译文的,只是人文社不太注重如何擦亮这块有历史积淀的金字招牌,使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了解它的实力。

    老社是有积累的,虽然这十几年,图书市场化得厉害,许多原来的无名小社现在都成了新贵,但其实大家的底子不一样。老社因历史而积累的资源其实是相当丰厚的,如果很好地发掘和利用,是一笔独特的财富。当年有一家教育出版社,在出教材和教辅挣了钱,腰包鼓起来以后,也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