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向公讳廷洪,四川省南江县乐坝镇人氏,生于1919年5月6日,逝于2004年11月16日,享年86岁。他出生于农民家庭。父辈只有向德群、向德卓两兄弟。我祖父为老大温文尔雅,二祖父长髯飘逸。父亲长相特好。我在广元走马岭陈家大院听上了年纪的人讲,说我父亲年青时是非常标致的一个小夥儿。即便上了年纪,七十多岁还能背动一两百斤重的苞谷走陡峭的山路;虽劳作了一辈子,竟还是腰不弯背不驼。有人曾说他像个机关的大干部呢。
父亲与处世
父亲没读过书,是个地道的文盲。但他通晓人情世故,可说是不知书而达理,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2月20日,我们在福州“三坊七巷”参观了林觉民、冰心故居。一门挂有“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两块牌子,一居内曾住过林觉民、冰心两位名人,实属罕见。良有感慨:
一居育出两名人,林觉民与谢冰心。
前者廿四后百岁,不期同铸中华魂。
标签:
旅游 |
2014年10月12
标签:
杂谈 |
写给四川通江向□□家门的信
您好!由您主编的通江虎台溪《向氏家谱》,早已收到。书的装帧很精美,内容也很丰富,可谓图文并茂。你们为向铭世系家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我向你们祝贺,并致感谢之忱。
书中收录了我的一些作品,不胜荣幸之至。但我事前不知道你们要用,也有点遗憾。其中第341页的《四川南江〈向氏源流简表〉》,说是我“编写”的,读后却让人啼笑皆非。所以,特申明两点:第一,我没有编写过这样的简表;第二,表中有明显的错误,比如“北宋”一栏,仍把向敏中的孙子说成是他的儿子,把他的儿子说成是他的孙子,等等。这就要闹笑话了。望能通过什么办法加以说明或纠正。
下面,我想从谱牒学术的角度,和您探讨一下涉及我们向氏族谱
写给湖南汩罗向□□家门的信
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并寄来《铁锅向皇后传奇》这么好的剧本和相关资料。您做了一件令向氏族人感动的事,这也是不少向氏族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拿到您的剧本,我就爱不释手,花了几天时间,一口气将其读完。真是大手笔,让人大开眼界。我完全同意甘征文先生代序和您后记中对该剧本的评价!
剧本的成功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围绕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人物设置和细节描写都给人以真实感。但就个别集来说,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特提出来供参考,以使剧本更臻完善。我不懂文学艺术创作,但我感觉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虚构情节)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您在剧本中大部份都做到了。整个剧本,我感觉问题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