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思想 |
陶行知的教学观,集中体现为生活教育思想,其核心和精华就是: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分类: 教育思想 |
朱永新#对话陶行知#:研究学问,需要科学精神。强调理性与实证性,坚持实事求是、批判怀疑、创新探索,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最忌讳的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玄想武断、傲慢自满、固步自封。所以,陶行知先生主张应该用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让他们用科学家的思维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会仔细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提出问题,大胆地进行假设,小心地研究求证开始,还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思想
标签:
读书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教育 |
分类: 书海拾贝 |
第3辑 高品质学习设计及其指向
(个人认为这部分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前面部分多是观念性内容,新意不多,这部分则为实操性指导,可操作、有意义、有启发。)
质量指向
公平指向
宏观取向:
微观取向:
P117~118
因此,对于学习设计来说,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全盘的把握和深度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等来确定问题。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我们将其分成基础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
所谓的普通基础性问题是结构比较简单,难度较低,解决方法比较单一,对心智难以造成很大的挑战,多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探索的问题,因此是需要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问题。
核心挑战性问题则是结构比较复杂,难度较高,解决方案比较开放多元,对心智的挑战比较大,多数学生很难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而需要长时间思考、与他人协同合作,或者在教师及成人的指导下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核心挑战性问题是开放性的,通常不限于一个单一的、最终的和正确的答案;能够激发思考,富有挑战性,经常会引发讨论
标签:
读书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教育 |
分类: 书海拾贝 |
开始读不少人推荐的这本书。
序言与第一章中列举的当前课堂困境与学生学习动机逐渐丧失问题很现实,也引发了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但对于课堂学习深化的具体策略及实施效果依然存惑。
(读本书前最好读下佐藤学的著作,佐藤学也曾来过学校听课并点评,也很赞同佐藤的一些观点,但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及学科的特殊性,对有些观点与做法尚保留意见。)
第一辑 课堂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
第一章 课堂的困境
•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就要让课堂处于一种安全、润泽的氛围之中,让学生远离紧张、焦虑的心态,呈现一种真实自然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呈现出“倾听”的身心状态和“柔软”的身体姿态,改变僵化的课堂氛围。
•学习设计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对“未知”的好奇和对问题解决的渴求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动机来源。
分类: 教学研究 |
分类: 核心素养 |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核心素养 |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即将实施,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型已迫在眉睫。这种转型是全方位的,其中核心素养到教学目标的转化、议题设置对教学活动的统领、教学情境同学习任务的对接、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是实现教学转型的四个关键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改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转型
分类: 核心素养 |
分类: 书海拾贝 |
第三编 基本权利
第九章 基本权利及其类型
一、宪法与基本权利
(一)基本权利的内涵
1.权利
(争议性最小的定义) 权利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对方作出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n
分类: 核心素养 |
全文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7期P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