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教学观,集中体现为生活教育思想,其核心和精华就是: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分类: 教育思想

朱永新#对话陶行知#:研究学问,需要科学精神。强调理性与实证性,坚持实事求是、批判怀疑、创新探索,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最忌讳的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玄想武断、傲慢自满、固步自封。所以,陶行知先生主张应该用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让他们用科学家的思维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会仔细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提出问题,大胆地进行假设,小心地研究求证开始,还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思想

 

标签:

读书

深度学习

学习共同体

教育

分类: 书海拾贝

第3辑 高品质学习设计及其指向

(个人认为这部分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前面部分多是观念性内容,新意不多,这部分则为实操性指导,可操作、有意义、有启发。)

质量指向

公平指向

宏观取向:

微观取向:

P117~118

因此,对于学习设计来说,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全盘的把握和深度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等来确定问题。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我们将其分成基础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

所谓的普通基础性问题是结构比较简单,难度较低,解决方法比较单一,对心智难以造成很大的挑战,多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探索的问题,因此是需要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问题。

核心挑战性问题则是结构比较复杂,难度较高,解决方案比较开放多元,对心智的挑战比较大,多数学生很难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而需要长时间思考、与他人协同合作,或者在教师及成人的指导下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核心挑战性问题是开放性的,通常不限于一个单一的、最终的和正确的答案;能够激发思考,富有挑战性,经常会引发讨论

标签:

读书

深度学习

学习共同体

教育

分类: 书海拾贝

开始读不少人推荐的这本书。

序言与第一章中列举的当前课堂困境与学生学习动机逐渐丧失问题很现实,也引发了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但对于课堂学习深化的具体策略及实施效果依然存惑。

(读本书前最好读下佐藤学的著作,佐藤学也曾来过学校听课并点评,也很赞同佐藤的一些观点,但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及学科的特殊性,对有些观点与做法尚保留意见。)

第一辑 课堂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

第一章 课堂的困境

•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就要让课堂处于一种安全、润泽的氛围之中,让学生远离紧张、焦虑的心态,呈现一种真实自然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呈现出“倾听”的身心状态和“柔软”的身体姿态,改变僵化的课堂氛围。

•学习设计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对“未知”的好奇和对问题解决的渴求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动机来源。

 

分类: 教学研究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亮点和创新,但很多一线教师对于这一创新理解不够准确和充分,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进行说明,以期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如何理解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根据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活动型课程和学科课程是不同的两种课型,分别解决不同的学科任务。而思想政治课“教育合一”的学科属性,要求我们在落实学科任务方面充分考虑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活动型课程和学科课程的结合,对于这一创新的课程类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活动型学科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属性。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方面对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有两个提法,一个是“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一个是“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
分类: 核心素养

摘要

基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核心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在内容方面,发展趋势就是综合化;在过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开放性,课标只是设定方向,具体课程实施过程可以超越标准教材,吸纳新知;在方法上,发展趋势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发展的统一;在评价上,发展趋势主要是测试学生行为表现,即积极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德育课程 发展趋势

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衔接与内容的重复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基础教育,包括大学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德育的特殊性,解决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目前,教育部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本人受命担任高中政治课程课标修订组组长,正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的核心问题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且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现。基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
标签:

杂谈

分类: 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即将实施,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型已迫在眉睫。这种转型是全方位的,其中核心素养到教学目标的转化、议题设置对教学活动的统领、教学情境同学习任务的对接、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是实现教学转型的四个关键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改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转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下文未注明出处的引用均来自于此)确立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推动

分类: 核心素养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
分类: 书海拾贝

第三编 基本权利

第九章 基本权利及其类型

一、宪法与基本权利

(一)基本权利的内涵

1.权利

(争议性最小的定义) 权利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对方作出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n

分类: 核心素养

全文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7期P35-4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