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在金石滩住一晚上,150一晚,第二天早上外面下着小雨,我和宝宝打着伞去步行,从小镇走路到不太远的蜡像馆,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蜡像馆,票80,这的工作人员还挺认真,说宝宝超了120了,要买票,我跟她强调别的景点都没有要过票呢,于是我就去按她说的去门口问放人的工作人员,那个人还挺好的,是个男的,小伙子,让宝宝可以不用买票的,于是回来跟卖票的人买了一张套票,四个馆一起的,于是顺利进入里面,可以20块钱请一个讲解员,我们一起来的一伙人请了,是一对夫妻带着几个小孩子的,我们也跟着一起蹭了,看过之后,觉得我们小了点,再大点孩子能更好些,因为历史知识她现在知道得还太少,挺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挺有趣的。
http://s9/mw690/556e5b72hccb0a20a3918&690
有朋友问及诗词中“王孙”的意思。他说自己查了包括《辞源》、《辞海》等多部辞书,
都只有四个义项:1、王者之孙或后代;2、与“公子”同义或近义;3、一种草名或药物名;4、猴子的别称。可用来解释古诗词里的“王孙”,大多不能对号入
座。
本来嘛,就像“公子”的本义是“公侯之子”一样,顾名思义,“王孙”的意思就是“帝王子孙”。但我们读书,尤其是读古诗,却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而要结合
具体诗句灵活地理解。例如这个“王孙”,它在古诗词中的更普遍用法是指“游子”,而这一含义是早从西汉就开始了。西汉初年,赫赫有名的淮南王刘安的门客
“淮南小山”(大概是笔名吧?可见“笔名”乃至今天的“网名”或“马甲”是古已有之的)所写的《楚辞•招隐士》就有这样的辞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
萋萋。”——这两句非常有名,它是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