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1-08-03 05:37)
标签:

杂谈

                                    福柯的异托邦思想   

    福柯1967年3月14日在建筑研究会上做了一个题为“另类空间”的演讲,[1]指出空间概念经过了一个历史发展沿革,中世纪的空间概念核心是“定位”(space of emplacement),即空间“是一个被分成等级的场所的集合”,如教堂、圣地和非宗教场所等;从伽利略开始,空间概念更被关注的是它的“广延性”(elendue),因为“一个事物的地点仅仅是在它运动中的一点”;今天空间概念的核心是“位置”(site这个词在一些文章中被翻译为“场所”我以为更贴切),即“我们的空间是在位置关系的形式上获得的”

标签: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索绪尔提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提出语言的差异原则开始,语言已经从工具论的地位上升到本体论的地位,索绪尔揭示了语言自身的独立完整性,它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而这个理论发展到后结构主义那里,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理论,而成为了深刻影响人文科学变革的一种认识,被称作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带来了两个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观念:其一,相对于人的存在来说,语言具有了先在性,而人们是习得的语言,于是语言从工

    《神曲》是但丁最重要的作品,作者自1307年开始创作,概于1313年前后写完前两篇,并广为传抄;最后一篇《天国篇》完成于去世前不久。因这部作品叙述但丁从地狱到天国,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局圆满,所以取名为“喜剧”,1555年威尼斯出版这部作品时第一次以《神圣的喜剧》为名,后被普遍采用,中文译本通称为《神曲》。

    《神曲》共三部,即《地狱》,《炼狱》(净界),《天国》,每部三十三章,加上全书的序诗,共100篇诗。全诗14300行,其故事情节采用了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即不是写实,而是写梦境、写幻觉。故事叙述了但丁1300年春天,在他人生旅程的中途(35岁),在一座森林里迷了路。他探寻路径,走出森林,来到一座小山下,正准备爬山,忽然被三头猛兽挡住了去路。这三只野兽是狮子、豹和母狼。狮子:象征强权;豹:象征淫欲;狼:象征贪婪;正危急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他受贝阿特丽采的委托,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然后由贝阿特丽采亲自引导但丁游历了天堂。作品结构的匀称完整受中世纪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概念的影响,并不是从作品本身的必要性中产生的,而且全书充满了寓意,维吉尔象征哲学和理

(2010-04-11 2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资料



    但丁除了《神曲》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新生》诗集。这部诗集是他写给贝阿特丽采的情诗,说到这本诗集,就不能不提到但丁的早恋,那年他9岁。《但丁传》中记载,有一天但丁的姐姐来到但丁的房间,发现他辗转反侧,于是就询问出了什么事,但丁开始不说,后来在姐姐的一再追问之下,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带着极其庄重的表情,很严肃地说:“姐姐你知道吗?我恋爱了!”但丁爱上了一个比他小几个月的女孩,就是贝阿特丽采。应该说那个年龄的恋爱,和大人的恋爱是不同的,那是一种非常纯洁的感情,完全是两情相悦而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掺杂其中的,因而也是最让人怀念的,这种感情影响了但丁的一生,尤其是他的文学创作。贝阿特丽采长大以后出嫁,没过一年就夭折了,这给但丁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精神痛苦,于是这个他幼年时代曾

标签:

杂谈

   自小就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喜欢它的境界,和写人状物的技巧,所谓即景生情,情景交融,比起西洋文学中的那些诗歌,处处以大白话来直抒胸臆不知要高明多少;也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蕴积,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比起西洋文学中话要说尽说透要有韵味得多。但久而久之,读得多了就发现,虽然任意拿出一首来,都能体会到那种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可从古到今,题材上不外是香草美人,行路艰难之叹,技巧上也不外乎赋比兴风雅颂这诗经六义。只是其所表达的东西却越来越不确定,诗的语言甚至变成了一种漂浮的能指,失去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基本上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试举几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欲往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中的《蒹葭》一首,表面上似乎是在写对美人的思念,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分析,何尝不可以把这首诗所写的状态看作是一种抽象的追求呢?其实诗的内容到底写啥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此诗营造的那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境界,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