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本人收藏有一枚“中华民国二十年河南省造百文”国民党党徽铜元,直径40毫米,厚2.0
标签:
旅游 |
袁滋在唐代,是与李阳冰、瞿令问齐名的篆书名家。黄庭坚《游愚溪》:“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其中的袁,就是指袁滋。袁滋的篆书,以位于云南盐津县西南15公里豆沙关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最著名,其中篆书仅有“袁滋题”三字。国家图书馆古籍目录有《皇帝铸鼎碑》拓本,但未见图录。这件《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是近年出土者,《文物世界》09年1期有景宏波《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考》。山西融易达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碑拓专场有一纸拓片,图片尚清晰,现把说明文字和图片转帖到这里,供有心研究唐代篆书者参考。
此碑现存于山西芮城县博物馆碑廊内。唐贞元十四年(798)镌建。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尚书右丞陈郡袁滋书。碑作立式,长方形。额浮雕六螭首下垂,正中阳文篆书“中条山靖院道堂铭”三行八字。碑文篆书,有方界格,行19,满行36字,字径3公分,共647字。碑右边缘有破泐。碑文传述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晚年以自己的官俸收入在中条山修建靖院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碑之书者陈郡袁滋,据考系唐代工篆、隶之书家,碑文全为小篆体,书法委婉圆转工力甚佳
标签: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