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二舅

精神内耗

分类: 知性心情

这几天,网上一个视频火了,又翻车了。视频的题目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我当天就被网络推荐看了,看后深受感动,视频作者用娓娓道来的口吻,平静诉说了身在农村的二舅,原本是块聪明的读书的料,意外残疾了,他平静接受了残疾的事实,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强不息和善良坚忍,硬是活成了不一样的人生。作者的本意是,人不应该因命运不公而不停内耗,一直遗憾过去的遗憾,而应该积极行动,以现有的条件,没准就能闯出另一番天地。这个立意对当今年轻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视频看着看着,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大舅。我的大舅也出身在农村,应该比视频中的二舅大30岁左右,早年丧妻,据当时老人说,大舅年轻时很能干,是村干部,经常网上开会,得了眼疾,也没有条件好好治,最后双目失明了。我有记忆的时候他就是全盲的,唯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他就和我年迈的外婆独自住在住在乡下的老屋。一个全盲的老人,不仅不要人照顾,还把年迈的外婆照顾的好好的。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去

(2022-05-20 14:41)
标签:

时代的一粒沙

山丘

疫情

上海疫情

分类: 知性心情

2022年,世纪疫情反反复复来到第三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最近这两天,上海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后,终于进入重启模式。看到很多离开上海奔向故乡的消息,有买不到票,花1万元买辆车开回东北的;有大白志愿者走几十公里到高铁站的;有步行近200公里从上海走回苏州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虹桥高铁站一直蜿蜒排到进站快车道上的长长的队伍。归心似箭啊!

看到这些,一句话一直在我心头萦绕,那就是“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原话是方方说的,对,就是那个**日记的作者,虽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这句话还是有一定力量的)

是啊,这些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疫情的原因,恰巧身在2022年四、五月的中国上海,很多人经历了前半生没有想象过的经历,才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冒着千辛万苦也要离开上海。他们心中的感觉,不正是想一座山压在身上一样。

往前数几篇博文,我写了2020年,也就是这场疫情的初期,我女儿也经历了她人生以来第一场最大的挑战。因为疫情,被公司Layoff、工作签证要过期、面试找新工作、入职过渡公司、跟律师探讨签证问题、一个半月从过渡公司离职入职新的公司、再跟律

标签:

颜真卿

刾史

女博士

分类: 知性心情

最近有件事挺火,说一个书法女博士在央视的节目上讲书法,说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的刾史的刾写错了,写成了“夹史”(这么读的),然后还一本正经地讲,唐代没有“夹史”这个官职,云云。

我看了这个视频,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般人,不认识“刾”这个字很正常,说老实话,几个月前,我也不认识这个字,这不,春节假期开始练字,练的就是颜真卿的《勤礼碑》,《勤礼碑》的字好看,但是内容其实很无聊(对忠烈不敬,不该),就是颜家的各代人是什么官职(刺史、参军、御史之类),有什么特长(精通草隶、篆籀之类)。第一次遇到“刾史”确实不认识,查了一下知道了,就是“刺史”。像这样的字还有”隶、淑、夔、乔”等等,其实有的也不是不认识,只是不知道异体字怎么写法。

但这个书法孙博士不认识“刾”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练书法的谁人不知,一个书法博士,虽不一定每个都精通,但都要有所了解吧,至少都得临过吧。别的不知道,颜真卿的《多宝塔》和《颜勤礼》都有“刾史”这个字,出现还不止一次,也不算生僻字,竟然会说错!这是其一。

博士虽然读错

标签:

互联网

dns

攻击

vps

分类: 行业相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有过出国经历的人,除了游览不一样的风景之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大采购一番。香港、法国、美国、世界各地的名品店,无不时时充斥着国人的身影,越是高档的奢侈品,越是排队的人多。为何?只因价格差异太大。就拿我经常送亲戚的Columbia运动服装来说,美国买也就是100美金左右的,在中国的价格随随便便就2000多人民币,不由得大家都买性大发。其实我们也清楚,这些名牌甚至大多数奢侈品,大多是Made in China。

中国方向的互联网也是一样。

也许你要问,互联网就互联网,还有什么中国方向吗?是啊,作为中国人,你上网用的语言是中文,你要看的信息是中文,你要看的视频是中文,你的网络社交圈都在中国。在中国你也许感觉不到,当你踏出国门,你可能体会就明显了。原本在国内很顺的网站,出来后发觉速度慢了很多。作为个人这样,作为企业就更明显了。

现在中国人已经遍布全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
标签:

2010

问心无愧

工作

态度

杂谈

分类: 知性心情

2010年已过去10天了,一直想写点什么来纪念新来的一年,但一上班就投入的新一年满满的工作,也没有心情坐下来仔细整理自己的心绪。

2009年是我到海外公司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成就,所有的承担,都随着2009年最后一页日历的撕去而成为历史。尽管领导还有许多的不满意,但我扪心自问,虽有不足,虽有遗憾,但也算得上问心无愧了。

这让我想到,该如何面对2010年如此繁重的,在以往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有一句话跳入了我的脑海: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问心无愧!

不求十全十美,并不是指我们不努力,也不是为将来找借口,而是我们真的无法预知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真的无法左右别人对我们付出努力所持有的态度,也包括领导对我们的态度。而且,任何事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此事古难全”啊!海外的工作,有很多并不是依靠的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干成的,太多依赖外部的力量了。合作伙伴的态度、海外的规管环境、设备供应商的到货周期、我们可选的资源情况等等等等,就连那么多的法律条文,律师来律师去,和内地的工作相比,有太多的不可控的因素,要是为一时一事的不顺利而耿耿于怀,还真是不知道如何面对下一天的工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