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项目管理

成本

进度

时间

领导力

项目经理

案例

财经

分类: 项目管理应用

提起澳大利亚,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悉尼歌剧院。它是多数人能从图片上认出来 的少数现代建筑之一,对许多人来说,它几乎成了澳大利亚的象征,是到澳大利亚的许多外国游客的首要目的地。

悉尼歌剧院现在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 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是当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稀世之作”。同时,也有人评论它表里不一,结构不合理,功能被掩盖在无关的结构之下,违背了现代建筑的原则。然 而,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诞生,却是一波三折,充满坎坷,它竟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烂尾工程”。悉尼歌剧院从方案招标到设计再到建设完成,期间有很多有趣的 故事,甚至可能出现如果哪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则这个伟大建筑就会夭折的局面。
1、这个梦幻般的建筑物的设计蓝图当初差一点被埋没在废纸篓里

1950年代初,一群做慈善事业的市民提议,在悉尼建设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歌剧院,以促进表 演艺术的发展,他们的建议得到了新南威尔士洲政府的采纳。政府经过了一番准备之后,于1956年向全世界征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丹麦年轻的建筑设计师 乌松(JornUtzon)看到了澳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虽然对远在天边的悉尼根本一无所知,但是他从小生活在海滨的渔村,蓝天、大 海、白云、风帆、贝壳……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切不但为他的设计提供了素材,也使他迸发了创作的灵感,他完成了一个设计方案。但是,当他寄出自 己的设计方案的时候,他并没有料到,又一个“安徒生童话”将要在异域的南半球上演。1957年1月29日,悉尼N•S•W 艺术馆大厅里,记者云集,评委会宣布:乌松的方案击败所有30个国家的230多个竞争对手,获得第一名。这让乌松赢得了5000英镑的设计奖金。设计方案 一经公布,人们都为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超俗脱群的设计而折服了,这个方案被誉为“揭开了现代建筑的新篇章”。但是,谁又曾知道,乌松的方案最初很早就遭到 了淘汰,被大多数评委枪毙而出局。后来评委会专家之一,来迟了的美国人沙里宁对十个候选方案均不满意,提出要看所有的方案,就又从淘汰的方案中再次挑选。 沙里宁看到乌松方案后,立刻欣喜若狂,认为此方案如能实现,必能成为伟大不凡的建筑。而当时这个方案还只是一个示意草图,不过由于这位老资格的美国建筑师 的巨大影响,和在评委间进行的积极有效的游说工作,终于说服了另外3个评委,使他们改变了主意。对于方案背后的意图,乌松自己的话说的非常明确:“在悉尼 歌剧院中,屋顶是头等重要的。该建筑物建造在完全暴露的位置上,基地所在半岛伸入非常美丽的海湾,且位于城市的中央,街道在海峡的两侧,人们可以从各个角 度看到它。所以在设计这座成为视觉交点的建筑物时,不能不格外注意其屋顶。屋顶是与该建筑四个立面同等重要的第五个立面,因此我绝不搞四角方方的盒子,而 是创造一座雕塑,包括着所有必需功能的雕塑。歌剧院闪闪发光的壳体,根据不同的视角方向而改变着性格,其表情将从垂直方向朝水平方向变化,我从具有几何学 定义的形体中来截取屋面的形状,最后终于从球面中取得了它的外形。”
2、方案付诸实施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乌松在国际设计竞赛中为澳大利亚政府选中的方案,是在图纸上通过几笔素描勾画出的一连串姿态各异、向上悬臂斜挑的 双曲壳体,他设想壳顶厚度为100mm,壳底厚度为500mm。不为世人所知的是,该方案既未按正规方法制图,更未深究其实现的可能性。这为后来曲折的实 施工作埋下了伏笔。乌松接受澳政府委托主持建设班子。但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富于想像力的设计方案,变为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乌松心中着实无数。他深感此方案的 实现全有赖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因为它超过了当时工程学所能容纳的范围,当时的建筑技术不能跟上其全新的设计概念,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这样 一个造型独特的巨大建筑,又要保证它的安全性,这在当时都是没有先例的。乌松需要时间作调查并重新设计以提出一个在结构上符合实际的方案。为此,他专程去 伦敦,登门求助于当时被公认为欧洲结构权威的结构工程师汤普森。汤普森指出方案不同凡响,虽然壳体体型和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经济合理性相违背,原设想那样巨 大的薄壳根本无法在现实中获得实现,但是汤普森未按常理加以拒绝,仍答应与乌松合作,承担结构设计工作,并积极着手探索现实方案。汤普森对建筑师的支持是 原方案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最初,汤普森曾按几种结构方案做模型试验,其中有抛物线型壳体、带肋壳体和上下相距12m的双层壳体,但经三年努力终未成 功,才不得不放弃单纯的薄壳方案,而代之以预制的Y形与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落地三铰拱肋的结构方案。挺立的拱肋由大到小顺序成对并列拼接呈壳状,就位成型 后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使之形成整体,又能防止受拉开裂,拱肋上铺预制扇形混凝土板,用人工合成的结构胶粘接。为了减少施工的困难,又将全部壳片改为同样 的曲率,使每一个壳片都相当于假想半径为76m的圆球表面的一部分。这与原方案壳体素描的印象迥然不同。结构选型获得解决之时已是开工之后的第五个年头, 这时工程已完成裙楼,将开始上部结构施工。在解决了结构难题之后,等待着建筑师去解决音乐厅与歌剧厅的使用功能问题。起初,乌松尝试使两个空间的内界能与 外壳相配合,但都为声学顾问的声学模型试验否定了。每次方案都比前一方案更偏离获奖方案,经过三次方案的否定,声学问题由商议发展到争论与分歧,再加许多 别的争议问题,情况渐趋严重,甚至达到有关各方无法合作下去的程度。这一不愉快的局面,最终导致出乎众人意料的事件———1966年乌松辞职,退出建设班 子。由澳大利亚建筑师霍尔为代表组成新的建设班子,决定最终内部设计完全以声学功能要求为主来确定,这偏离获奖方案很远,与壳形外轮廓完全配合不上。
3、工程险成烂尾楼
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开始建造。虽然乌松和合作的汤普森工程设计公司因设计尚未完成反对这样做,但它还是在主创人员懵懵懂 懂的情况之下,正式破土动工。预期的落成和对外开放时间是1963年。由于这个设计是竞赛方案,过多关注外形而忽略了细节和功能的考虑,使工程实施陷入一 系列的技术难题之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解决这些难题。建设工作除了技术问题的困扰之外,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建设资金不断突破计划。当建筑费用不 断追加时,悉尼市民们怀疑这座用于艺术表演的宫殿是否能够最后完工。建设之初,该项目估算的建设经费是350万英镑。由于设计的不确定性,不得不在修建的 过程中建建停停,因为分包商们必须停下来商量如何完成下一步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设方案的确定,建设经费一次次地突破计划,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 等待洲政府审批追加经费。这样,悉尼歌剧院成了令新南威尔士洲政府骑虎难下的“胡子工程”,社会上一片责难之声。这也成为当时朝野两党政治权利斗争的焦点 和砝码,建设工程几度停止,人们讥讽它是“未完成的交响曲”。1965年,由于歌剧院工期的耽误和成本的昂贵,导致了新南威尔士洲一届政府的下台。自由党 攻击执政的工党把相当一部分财力用于悉尼歌剧院的建筑,而忽略了在医院和其他福利事业方面的投资,置人们的生死于不顾。新上台的自由党政府拒绝为工程追加 新的预算,并以造价超过了预算的五倍和财政困难为由要求乌松修改设计方案、压缩建设资金。但追求完美的乌松无法接受州政府的意见,和政府之间展开了激烈的 争论,最后迫使乌松与悉尼挥泪告别。尽管当时工程才完成不到四分之一,但结构的主体已告完成,实际上达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直到1973年10月,经过近 15年(从1957年设计开始算历时17年)的艰难曲折,悉尼歌剧院终于在几度搁浅、几度绝望后,建成竣工。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亲自为歌剧院落成 剪彩揭幕。悉尼歌剧院落成和对外开放的时间比预计整整晚了10年。落成时工程总花费5000万英镑,是设计估算的14倍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掀起头盖 来的悉尼歌剧院立即引来好评如潮,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和艺术家们向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出席在这里举行的各种活动,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更意想不到 的是,1973年投入使用,两年后几乎就收回投资

阅读    收藏 
标签:

项目管理

wbs

scope

装修

财经

分类: 项目管理应用
1 选择装修公司
1.1 1.了解装修公司设计流程。
1.2 2.看样板房。
1.3 3.向装修公司提要求。
1.4 4.了解装修公司收费计价方式。
1.5 "5.反复比较,选定合适的装修公司。"
2 装修方案洽谈
2.1 1.签订委托设计合约(初谈)。
2.1.1 装修公司进行实地测量记录;
2.1.2 装修公司提供平面、顶面初步方案;
2.1.3 设计初步方案沟通、定稿。
2.2 2.全套方案设计(深谈)。
2.2.1 装修公司提供工程设计详图;
2.2.2 设计详图沟通、定稿;
2.2.3 拟定建材表。
2.3 3.建材、预算讨论定稿(细谈)。
2.3.1 讨论建材适用性;
2.3.2 确认工程预算书;
2.3.3 确定建材表。
3 装修合同签订
3.1 1.工程预算书确认。
3.2 2.正式签订装潢合同书。
3.3 3.支付部分装修费用。
4 施工进场准备 
4.1 对居室进行检测。对墙、地、顶的平整度和给排水管道。
4.2 电、煤气畅通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交付业主(代理人)签字认可。 
4.3 材料准备。列材料清单,与配货中心协调。 
4.4 人员调度。确定施工人员,并明确工地负责人。 
4.5 工场与现场放样。展示施工图,施工制作要求。
5 装修施工流程 
5.1 1. 拆除工程
5.1.1 拆除:如是结构性的要办妥手续。
5.1.2 搬运:拆除的垃圾及废旧物资。
5.1.3 清理:做施工场地清扫工作。 
5.2 2. 水电煤工程
5.2.1 A.冷热水管的排放及供水设备的安装。
5.2.2 B.电源、电器、电讯、照明各线路排放,确定装暗盒位置,线箱开关插座定位安装。
5.2.3 C.煤气管道和煤气器具的排放安装。 
5.3 3. 泥工工程
5.3.1 A.砌砖、隔墙、门窗
5.3.2 B.粉刷(水呢黄沙和纸筋石灰)。
5.3.3 C.晒衣架安装。
5.4 4. 金属工工程
5.4.1 A.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安装。
5.4.2 B.防盗门窗、雨棚安装。
5.4.3 C.晒衣架安装。 
5.5 5. 木工工程
5.5.1 A.木制品的制作:门窗套、护墙板、顶角线、吊顶隔断、厨具、玄关等。
5.5.2 B.软卧家具制作(衣橱、书架橱、电视柜、鞋箱等)。
5.5.3 C.铺设地板、踢脚线(板)。D.玻璃制品的镶嵌配装。 
5.6 6. 饰面工程
5.6.1 裱糊贴墙、顶纸(布),软装饰制作。 
5.7 7. 油漆工程
5.7.1 A.批嵌墙、顶面腻子、油漆。
5.7.2 B.木质制品批嵌腻子。油漆。
5.7.3 C.地板、踢脚线(板)油漆。
5.7.4 D.墙顶面粉刷乳胶漆。
5.8 8. 安装工程
5.8.1 A.电器开关、插座面板安装、灯具安装。
5.8.2 B.门锁、门铃。
5.8.3 C.卫生洁具三件套及五金配件(水龙头、皂缸、毛巾架、纸盒、浴缸扶手、镜面玻璃)。
5.8.4 D.油烟脱排器、热水器、排气扇。
6 竣工总验收 
6.1 1. 清场,已装潢的居室逐室逐项进行清理打扫。
6.2 2. 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如需整改,再进行检验)。 
6.3 3. 提供管线电路图,设备产品的保修卡。 
6.4 4. 根据实际装潢工程量进行总结算,开具发票。 
6.5 5. 发给装潢工程信誉工程保修卡。
7 尾款结算
阅读    收藏 
(2011-07-23 08:34)
标签:

领导力

项目经理

胜任力

素质模型

财经

分类: 项目经理胜任力

1.你的升迁除了源于你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是否还取决于你能够与上司和谐相处呢? 

2.从事管理的志向,是否与你的能力、兴趣、品质、个性和目标相一致?

3.你是否为从事管理作过准备? 

4.你肯定管理工作能使自己得到心理上更大的满足吗? 

5.当你和别人意见不合时,你是否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6.在你很忙时,如果有人耽误你的时间,你的愤怒是否会表露无疑?

7.你是否意识到除了要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级管理者、与上司的关系呢?  

8.与工作相比你是否更注重人呢? 

9.你的下属是否都喜欢向你倾诉呢? 

10.你能很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吗? 

11.你是否意识到在管理阶层中,存在着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12.假如你已意识到帮助别人会牺牲个人的利益,你是否仍会这样做?

13.你是否习惯把工作授权给下属去做? 

14.你能在变化莫测的情况下灵活处事吗?你能在一时混乱的情况下泰然处之吗? 

15.你擅长鼓励自己的下级吗? 

16.你在做计划或决策时,是否也能让下属参与进来? 

17.你是否同意不应该用同一种方式去领导下属的观点? 

18.你已经确定今后5-10年的奋斗目标了吗? 

19.当对由自己的决定带来的后果尚无把握时,你是否觉得烦躁不安?

20.你是否有做时间管理的习惯? 

21.你认为在下属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指导和监督吗?

22.你是否能发挥每个下属的优势? 

23.你觉得自己是个全局性很强的人吗? 

24.你认同“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的说法吗? 

25.你觉得是一个自己善于结交各种各样的人,并在使用时尽可能发挥其优势的人吗? 

26.你是否觉得你能信任他人,他人也能信任你? 

27.你在公众场合是否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28.你曾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阅读    收藏 
标签:

职业生涯

生命期

阶段

财经

分类: 项目经理胜任力
萨柏是美国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学家。他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5个大的阶段。

1
成长阶段。从0~14岁。经历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起:

1 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 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 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
探索阶段。由15~24岁。择业、初就业。也可分为3个时期。

1 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 过渡期(18~21岁):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3 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
建立阶段。从25~44岁为建立稳定职业阶段。经过两个时期。

1 尝试期(25~30岁):对初就业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变换次数各人不等。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2 稳定期(31~44岁):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4
维持阶段。在45~64岁这一长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5
衰退阶段。人达到65岁以上,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推出工作,结束职业生涯。
阅读    收藏 
标签:

npv

epv

emv

pmp

项目管理

财经

分类: PMP相关
PMP考题中对于NPV,EMV与EPV中那一个同时考虑到风险与时间?
个人发现大陆某专家所刊登的答案有误,因此跟大家分享!
近日友人跟我分享PMP考试心得时提到一个题目:下列那一个工具考虑现金的现在价值与风险因素?
A.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B.期望现值(Expected Present Value)。
C.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ue)。
...。 
因为友人在大陆的网站找到一个回答:
(1) 现值(PV): 是考虑风险(如:通货膨胀率,政治安定..)情况下未来现金在今天的价值. -- 包含对风险/时间/现金三者的衡量. 所以净现值(NPV)亦是考虑了此三者.
(2) 期望现值(EPV): 是不考虑风险(如:2年期的定存利率, 每年都是2%)情况下, 对未来收益现值的预期 -- 包含时间/现金二者的衡量.」这个答案是有问题的。

先从以上大陆专家的逻辑去解析其间的矛盾:「现值的定义,在那位大陆专家的解释为包含风险/时间/现金,那期望现值也有"现值"两字!那位大陆专家的解释是不是有点矛盾!」
个人认为比较正确的解释:将期望现金流量(expected cash value)折算为特定时点的货币价值。因此个人将期望现值(EPV)简单的定义为将未来的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ue)折现为今天的现在价值。为什么呢?请参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expected cash value)的说法。

由于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ue)已在PMBOK的第十一章已有专文解释,因此不用再进一步说明。现值(Present value)的定义可解释为以特定时点的货币价值衡量未来的现金金额。在财务数学的计算公式Ct/(1+rt)t,因此累加各期的净现金(收入-支出),就为以现在货币价值衡量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在此定义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未来的现金金额大小;另一个是利率(折现时所使用的利率)。 

在财务数学的书中,一般均建议读者使用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的利率。一般的无风险利率,我们可用政府所发行无票息公债所推导出zero coupon rate yield curve作为折现时使用的利率。对现金的流量呢?有些书会假设未来的金额是固定的,有些书会建议以PERT所算出来的平均金额为现金金额的基础。 

当然,如果现金金额以PERT所计算的金额,是有考虑到风险的因素;但跟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ue)相比呢!则考虑风险程度的重要性上又有所不足。那何谓「期望」!简要言之就是风险的对应字,因此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ue)会 
将金额乘上机率。因此,一般来说期望现值(EPV)需要以模拟进行试算(如蒙地卡罗)。 

因此就个人的观点: 
净现值(NPV):时间/现金。 
期望货币价值(EMV):风险/现金。 
期望现值(EPV):风险/时间/现金。 

以上的说法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
阅读    收藏 
标签:

项目经理

胜任力

模型

北大纵横

分类: 项目经理胜任力
总算在新浪博客安家了,算起来已经在项目管理咨询和培训行业做了近十年了,平均每个月都要讲课十天以上,有幸接触了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精英们,发现很多项目总监和项目经理人都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本人从去年与国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一起参与了中国移动集团研究院的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及考评体系的咨询项目,因此对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有些粗浅的认识。

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项目经理胜任力发展框架(PMCDF),项目经理的胜任力力包括以下三个独立的维度:

1.   项目管理知识方面的胜任力:项目经理必须对PMBOK中的九大知识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并能深刻理解以五个项目过程组和四个项目生命周期为框架的项目管理流程,懂得各种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

2.   项目管理绩效(执行力)方面的胜任力:在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项目经理必须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通过系统地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改善项目绩效。

3.   项目管理人格(软技能)方面的胜任力:为了成功地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经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特质,这将对其在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http://s2/middle/537c84e4ha776e50692a1&690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