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反思

认知

人生

幸福

分类: 我思故我在
标签:

必修二

化学

教学分析

分类: 教学设计
一、有机物界定:碳氢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
二、有机化学之地位(生命、医药、能源、材料等)。
三、有机物结构特点(碳原子成键特点)
四、有机物的一般性质与反应特点 
五、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与烷烃(有机物之母体)
1. 定义与结构: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2 性质与反应:取代反应等
标签:

化学

教学分析

必修二

分类: 教学设计
      必修二包括四个单元:
第五单元: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硫氮硅,约11-14课时。
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速率与限度,约10-12课时
第七单元:有机化合物,约12-14课时
第八单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约7-9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关键分析:本单元教学主题可提炼为“无机物转化的思路模型与重要应用”。
1、既要关注这部分知识本身在化工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又要注重本章是对前面所有核心知识方法(如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周期律表等)的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
2、继续强化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典型思路方法——理论预测(基于类别、价态、结构)、实验观察和解释归纳,注重价类二维图的应用,注重实验实证,尤其是多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3、继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变化观,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合理使用化学品,正确看待化工生产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欣赏物质的个性及物尽其用的价值,持续彰显学科魅力。
4、挖掘本章隐性的学科素养功能和学科育人价值,如宏微符三重表征素养、证据推
标签:

教学

超越化学

化学

新书

分类: 学习与教育

   近日,我的小书《超越化学教化学》出版,它浓缩了我近二十年的教学、阅读与思考。下面是商洛日报记者对本书的一个采访

1、

(2022-04-30 23:32)
标签:

人生

反思

认知

幸福

分类: 我思故我在
   如果让我从阅读和生活经验中选最重要的几条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我会选以下10条: 
     
1.解放思想(提升认知、改善观念)
     
标签:

核心素养

大概念

科学教育

分类: 化学与科学
注:本文选自英国温·哈伦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一书。
1.学生对科学有误解,认为科学就是一堆事实和理论片断的集合,因此须将科学概念建构成描述世界如何运作的连贯写照,并为建立在以大概念为基础的课程框架的研制提供信息。
2.真实世界的很多问题,需要来自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让学生看到不同科学概念间的联系,并且理解大概念和大概念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研究发现,相互联系的概念,在遇到新情况时更易被运用,该发现支持了要围绕少数大概念进行教学。
3.在整体中教局部。在作教学计划时,考虑如何将每节课的目标都嵌入到一个更为有用的、较大范围的模型里去,这是很重要的。通过掌握一些可迁移性强的大概念,培养学生一种即使在缺乏知识细节时仍能掌握事件或现象本质的能力,并能解释与学生未来生活有关的大范围里的物体、事件和现象。
4.大概念的大小要适可而止。因为概念越大,其离开实际现象就越远,其形式也往往越抽象。这些大概念往往是跨学科概念,它往往模糊了学科边界,如能量、结构、守恒、平衡、系统、对称、因果、模型等。又如这些认识:从宇宙到地球到生命(细胞、代谢
标签:

认知

化学

学科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分类: 化学与科学
       我以为新高考新课标中最有价值的提法是“学科核心素养”,其他的要么早已有之,要么难以落实。而化学学科五大一级核心素养中,最具学科特色且内涵最丰富的莫过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至少包括:变化是绝对普遍的、变化是有原因有规律有条件的(如加成反应、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反应条件)、有些变化是可预测的(如官能团、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反应、自发性判据)、有些变化是可调控的(如速率和平衡的调控)。
      平衡思想至少包括:对立和矛盾无处不在、动态平衡无处不在(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普遍存在)、势均力敌此消彼长皆是说平衡、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宏观静止、微观运动、变量不变)、原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打破并转化为新平衡(平衡移动与调控)、平衡体系具有一定惯性(勒夏特列原理)
标签:

化学

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分类: 化学与科学

必修一  绪言

一、教学目标(灵魂,概括凝练)、导入(首选悬念、冲突式)

1、能说出“化学学科”的一般定义,体会化学学科特点,欣赏化学学科魅力,唤起学科兴趣;

2、通过阅读交流,感悟化学学习方法,并初步了解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和学业质量要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一、教学目标(概括凝练)

1

(2020-06-16 21:25)
标签:

化学

认知

学习

甲烷

分类: 化学与科学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米勒用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
标签:

化学

学习

认知

分类: 化学与科学
    转自《化学教学》《 镁条燃烧实验的光污染危害分析及防范方法 》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四个实验涉及镁条燃烧,初中有一个:研究质量守恒问题时的镁条燃烧实验;高中有三个:(1)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实验;(2)铝热反应实验;(3)氢气氯气混合气体见光反应的实验等。这些实验的现象具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