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08-09-09 09:01)
标签:

唐宋八大家散文

选修

杂谈

分类: 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
          4、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思考传统的黄石老人授书一事在作者笔下翻出了怎样的新意。
2、大声诵读《留侯论》,体会苏轼论说类散文“词锋犀利,纵横开阖,雄辩滔滔”的特点。
3、古人评此文“一字立骨,总冒全篇”,说说本文是如何围绕“忍”字结构全篇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的观点是“忍小忿而就大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小忿”与“大谋”的理解。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
标签:

补充资料

杂谈

分类: 课堂资料
《嵇康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嵇康传》原文: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又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