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思辨 |
一、开头提称语
|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以史为鉴 |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这是摘自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中的一段,也就是传诵千古的《报燕王书》中的最后一段,这是战国后期名将乐毅给燕惠王的一封回信,在这段文字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的为人原则——君子之人,交绝不说已长而谈彼短。虽说有史学家怀疑这封回信的真实性,但是太史公不惜笔墨通篇引用了全文,足见其精彩之处。
关于乐毅,之前我所知甚少,只是在过去读《三国演义》之时看到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想来这位能让“卧龙”先生奉为偶像的也该是个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物。读过《中国人的人格——中国历史上的人格精神》一书中关于乐毅的故事之后,有了一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