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溯源追踪 |
标签:
文化 |
分类: 溯源追踪 |
少陵原位于西安古城南,浐河、潏河之间。汉代称鸿固原。后来汉宣帝墓在杜城南,原名杜陵,亦称杜陵原;汉宣帝许皇后葬杜陵南,坟较小
(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所以又叫少陵原。现在少陵原泛指两河之间的地区,南起引镇,北到陆家寨。长约1.8万米,海拔470-630米,高出河面80-150米,北望长安,南接秦岭,地势高亢,视野开阔,整个原面呈阶梯状上升。
《通鉴》中载道:“少陵原乃樊川北原,自司马村起到塔坡而尽”。其范围南起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大兆乡、鸣犊镇、杜曲镇、韦曲镇、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办、等驾坡街办大部分地区,呈东南---西北走向。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京畿重地,南依秦岭北靠渭水,西俯古城,周秦人物,汉唐将相,文人雅士,高僧大德,登临咏颂之地,古迹文物,星罗棋布,不可胜计。
少陵原秦汉时称鸿固原,又名洪固原。西汉本始年间汉宣帝葬许皇后于原上,名其陵园为少陵,称该原为少陵原。汉宣帝元康年
| 分类: 杜氏名人 |
徐州
赠杜默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於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颌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鍠间镛笙。
淫洼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