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程讲义 |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主要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文学作品从古到今浩如烟海,难以数记,有着不同的外在形态,而且他们还是是复杂,多变的,文学理论上也有很多的划分,我们这里只按照类型和体裁去把握。
说到类型,2004岁末,国内首届“类型文学研讨会”召开,11位我国类型小说的代表作家联名签署了《中国类型小说作家宣言》,同时还设立了“中国类型文学奖”, 类型文学概念新鲜生成。
何谓类型文学呢,其实是西方的一个文学分类。西方小说以类型小说为主,把小说按照类型划分,武侠,科幻,侦探,恐怖,漫画,幽默、幻想……国内的类型小说市场还远未形成气候,影响大的只有武侠小说以及言情小说,却还因其“俗文学”的口碑而被学界所轻视。
这里所说的类型文学就与我们所讲的文学作品的类型不太一样。类型文学的提出,有个大背景,或说指向———过去提到文学作品,无外乎两部分,一曰纯文学,一曰通俗文学。听着不错,细究起来啥都没说清楚———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通俗文学?纯文学就必须高高在上,与铜臭无关?通俗文学就卑微琐碎,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
标签:
校园 |
分类: 课程讲义 |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一)、文论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
1、摩仿本能说
①基本观点: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模仿,这种摹仿出于人的天性。
②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2、巫术说:
①基本观点:文学起源于巫术仪式;
②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弗雷译(代表作《金枝》);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英国学者哈丽逊(代表作《古代艺术与仪式》);
3、游戏说:
①基本观点:文学艺术起源于无功利目的的游戏,是原始人精力过剩的一种发泄。
②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代表作《判断力批判》);德国文学家席勒(代表作《审美书简》);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德国生物学家谷鲁司;
4、劳动说
①基本观点:艺术起源于劳动
②代表人物: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门外谈文》
另外,还有宗教说,认为文学来源于宗教情感;代表人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