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明天你们能来看戏吗?这是最后一场了。”这是郑铮发来的短信。问了几个人,都不凑巧,没时间去。但不管怎样,我这个话剧迷还是要去的。说到这,讲几句内心的悄悄话,我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是现在的传媒大学),在艺术系学的是表演专业,对话剧是情有独钟的,有人说我的嗓子还不错,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练的。毕业后分配在广播电视剧团,工作就是演话剧、广播剧、电视剧.我曾演过曹禺的《北京人》,也朗诵过刘心武的广播剧《醒来吧,弟弟!》等。直到现在我一到舞台上闻到油彩的味道还是浑身上下激动不已,我很爱这一行,只是一不小心错开了,当了摄像师,有些遗憾。我想我应该是一个好演员,只是当年可演的戏太少了,好,不说这些了。
我如约而至,有幸看到了这场法国人编剧的两个演员演出的两个小时的话剧.名字叫《备忘录》,真真让我大叫“好”、“过瘾”、“太棒了”。这场小制作、低成本的话剧能达到让人如醉如痴的程度,真是不容易。这个戏之所以难度大就
标签:
87红楼梦情感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五月十七日下午,从四川灾区来的欧阳奋强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了为灾区捐款的签售义卖《记忆红楼》的仪式,我们这群老朋友一是去给老朋友捧场,还有就是为灾区人民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到会的我们,都参加了新浪组织的绿丝带活动。
87《红楼梦》的主创人员,左起:袁玫(袭人)、周岭(编剧之一)、任大惠(制片主任)
标签:
情感 |
五月十三日,晓旭骨函安葬和塑像揭幕的仪式在北京天寿园举行,在京和外地的晓旭好友都来了。
仪式上,首先对四川汶川灾区的遇难者默哀,同时晓旭的家人也呼吁到场的人士捐款和献出的善心,就像晓旭生前一样多做善事。
左起:周岭夫妇、岚岚、苏建宇、郑铮和高亮
标签:
情感 |
昨天,晓旭骨函下葬和塑像落成,我忙到临晨三点,回家后我妻子和我说起四川汶川地区的地震,就落泪!我也不由自主落泪--对于地震,我有过亲身的经历,那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那时我住在通县,晚上一震穿着裤衩就跑了出去,那种记忆给我很大的震撼。
虽然晓旭的事情让我牵肠挂肚,但是四川汶川的灾情更让我震撼难寐,很想做些事情帮助灾区人民,只能做到的是捐款捐物,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很想去灾区,给那里受灾的人们做事情。
请大家容我几天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再把一些照片发上来。
希望大家踊跃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的人民度过灾害造成的灾难!
标签:
杂谈 |
标签: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