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文化也是有研究的,所不能登大雅之堂。
厕所就是让人卸载负担的场所。为了给内急者提供方便,公共场所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带有指示性的标识。如果诸君稍微留意一下厕所的这些标识,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中国的厕所,有的直接了当写出“男”“女”两个汉字来指示;有的将男厕设计为一顶礼帽,女厕是裙子;有的男厕为烟斗,女厕为高跟鞋;有的男厕设计为男子身影,女厕就是女子身影;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就设计为英语字母“WC”。
但是厕所标识也有雷人的设计,例如台湾有一处厕所叫作“听雨轩”,文雅之中虽然说不上品味但也够引人发噱的,我以为不能否认设计者的聪明。据说新加坡有一处用“凸”“凹”两个象形字来分别标识男、女厕所,你能不为设计者的别具匠心而会心一笑么?堪称为一绝!
最近有朋友从海南旅游回来,除了向我介绍旅游感想体验之后,给我介绍了一个雷人厕所的标识。这个雷人厕所是在海口市五指山路一家咖啡厅里。这个咖啡厅所有的包厢的命名都取自海南著名景点的名字,更绝的是男女洗手间的命名。男洗手间取名“南
“和”与“盉”同源。《说文》:“盉,调味也,从皿禾声。”“皿”,代表食具;“禾”,表示农作物的籽实。“盉”是会意字,
表示五谷“中和”肉、羹的味道或稀稠的程度。
“同”,是个会意字。其构形非常巧妙,十分大胆,令人叹为观止。甲骨文“同”字的上部为人的屁股和肛门;下部是一个倒三角形的象形符号,表示女性的生殖器。上下形状相类似,“同”字的构意就是表示人入厕时屁滚尿流,“同”时涌出。因此,“同”又引申出“相同”义。《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做到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也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形成平衡和谐的状态。
费孝通提出各民族的文明之间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九十新语》)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认为:“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仇必和而解’是客观辨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的社会,特别是国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