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茶文化艺术 |
分类: 我的茶文化 |
序:美的事物谁说了算
公元八世纪的唐朝,陆羽以一部七千余字的《茶经》确立茶文化全部内涵,开门见山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此处之茶,既可理解为生态环境下生长在南中国的木本植物,亦可诠释为人文语境中君子般的风范嘉物。茶圣的提纲契领,将茶物质与精神水乳相融的复
标签:
军事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标签:
张翎文化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望月》
张翎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s13/mw690/001sYVUEgy6IuovyhZy8c&690
张翎这个名字进入我的视线的确与大家一样,是由于冯小刚《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旭烽老师就说张翎是她的好朋友,一位加拿大籍的温州作家。2014年3月初,旭烽老师就向学院公布,4月底约了张翎女士来学校做一个讲座,让我接洽联络。电话中的张翎定了三个讲座题目让我帮着选,“从《余震》到《阵痛》——女性的隐忍和力量”、“从《余震》到《阵痛》——疼痛背后的故事”、“从《余震》到《阵痛》——乱世中的生命之曲”。我提议用当中的题目,第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作者 程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0月
此书通过网络十分流行,堪称一部启迪90后一代的生死之书。
http://s5/mw690/001sYVUEgy6EXECgPZy54&690
序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觉自己和别人似乎不太一样。但是那点不一样在一个孩子的心里就想一颗长了黑点的杨桃,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和那些光鲜、饱满的同类有什么区别。所以我拼尽
标签:
旅游 |
分类: 我的游记 |
拉斐尔·圣齐奥(Raffaello Sanzio,1483-1520)人如其画,是个秀美的少年,当年必是人见人爱,风靡万千贵妇。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其他两位满脸络腮胡子的爷们都有同性恋倾向,偏是这位美少年对异性如同对艺术一般有巨大的热情。用老刘的话说,白天要画画,晚上又要和面包师的女儿搞,怎么吃得消。果然天妒英才,三十七岁就死了。我在万神庙拉斐尔墓前凭吊良久,看看这位熟悉的陌生画家。
拉斐尔八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年幼时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后来转为跟随佩鲁吉诺的画室学习绘画,在1500年出师。后来,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
在1504年,拉斐尔居留在佛罗伦萨,他受当地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同时亦学习列奥那多·达芬奇的构图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和风格,使他的风格日渐成熟,从而迅速和两人齐名。21岁的拉斐尔画了《圣母的婚礼》。此作品甚至超越了佩鲁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茶文化 |
“竹茶相会,阴阳太极,构成一幅生态之图,润养人间——”今岁所创之茶艺《竹茶会》何解?竹、茶两项各有千秋,然而其中细细道来还有一篇文字。试将茶艺《竹茶会》的来龙去脉与艺术赏析一吐为快。
由来已久
天目西径山脚下的浙江农林大学 “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韩少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http://s10/middle/5021cd5cga8a408bd5739&690
作家如韩少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很深标记或者说烙印的类型作家——寻根文学。我并不做文学史论和文学批评,我并不在乎文学在某个时期中人们对其类型的概括。如果说以陆文夫、阿城、韩少功为代表的一批当代作家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文学思考与创作被称为“寻根”的话,我应该是此类文学作品的拥趸,我与这些作品发生的共鸣最强烈。
《马桥词典》是韩少功的代表作。四年前,康老在寝室爬在床栏上看,推荐我说这小说写的好。由此我记下来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火与冰——一个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
余杰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这个书九八年就出版了,我买了少说也有九年,断断续续翻了近两年,现在看光了。一个时鲜货畅销书,让我看到现在都快成“文献”了。好在余杰这本书还是实在的,都是点点滴滴的思想,不管愤不愤青,这点思考还是配得上一个老北大的档次。
今天的愤青不知道干嘛去了,也许老了,好像老愤青里不见他了
标签:
文学原创小说 |
分类: 我的小说 |
早上应该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