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春晚越来越乏味了。尤其是今年,无论是歌舞类,还是相声小品类,没有任何亮点,有的甚至流于低俗,尤其是本山大叔的作品,与早期的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民族习俗与央视结合的共同体,春晚在全球华人中的影响力无可比拟,办了这么长时间,虽然“人人喊打”,但始终屹立不倒,收视率不降,究其意义,则为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场娱乐盛宴的范畴,上升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宣扬的高度。在这种层面上,传承与宣扬,更多的是要引领,而不是迎合,盲目的“开门办春晚”,一味的迎合“大众”口味,结果反而事倍功半。况且我们也不深究,“开门办春晚”开的是哪扇门,迎合的“大众”口味,是哪个大众?应该说,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和农民工街舞团的几个节目应该还是不错的,他们背后既有农民工群体、弱势群体等符号,本身的表演也有一种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不屈,但也仅此而已,春晚的核心力量仍然是老面孔,仍然没有大众化,背后体现的是导演的强权,近日不是开始与美学教授论战了吗?论战还是好的,要我说干脆来个“沉默是金”,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就是不搭理,看你能把我怎样?
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