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信陵君诗人词人开封 |
分类: 古城影象 |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夷门原为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后成为开封的代称。公元前257年,守门小吏侯嬴,向信陵君推荐朱亥并献奇计,成功上演一出窃符救赵的历史活剧。100多年后,司马迁访大梁废墟,寻夷门故址,并在《史记》中生动刻画了信陵君仁而下士、侯嬴为知己而死的形象。从此,古都夷门引发众多诗人词家凭吊吟咏、感慨抒怀……
讴歌追念
唐代王维,写有七古《夷门歌》一首:“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作品先交代七雄争霸下秦兵攻赵、邯郸被围而魏王首鼠两端的危势,接着写信陵君礼贤下士,点明侯嬴和朱亥的身份,最后写侯嬴为信陵君策划窃符的良谋和刎颈的豪迈。诗作歌颂了侯、朱二人的冲天意气和豪侠精神,赞扬了信陵君不以富贵骄士
标签:
岳飞朱仙镇宋体丁启睿开封李自成杂谈 |
分类: 古城影象 |
开封朱仙镇历史上的两场大战
朱仙镇,这个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首的中原古镇,如今只是个普通的乡镇。它没有现代化城市的繁华。雨后的古镇行人不多,十分静谧。对此景象,我感慨颇多。想起朱仙镇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这块土地上也曾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这两场大战及大战前后发生的事件,都曾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纪录。
标签:
历史开封府志府尹包公北宋文化 |
分类: 东京梦华 |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开封府最早设置于五代时的后梁,历经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其后的北宋、金、元(元之汴梁路与开封府有继承关系)、明、清等朝,于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相继存在了1000余年。五代、北宋和金朝(后期),开封府为全国首府,其中尤以北宋开封府最为著名,许多知名人物因为为官开封府而名冠朝野。宋、金以后,开封府虽失去全国首府的地位,但仍是中原首府,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名府、名臣、名事被赋予传奇色彩,史实与演义交织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府衙文化,成为古都开封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开封府
彰显古城历史
公元907年,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遂升汴州为东都;建置开封府,称东都开封府。后梁开封府除治理京城外,起初下辖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6县。后将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
标签:
牛士淼开封游子书法 |
分类: 古城影象 |
开封市申报“中国书法名城”的消息传出后,全市人民倍感振奋。人们一致认为开封获得“中国书法名城”的称号当之无愧。开封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地处中原腹地,书法艺术有着丰厚的历史沃土,处于领率群伦的地位,从古至今,书法名家辈出,代不乏人,声名远播。近日,记者就开封书法事业的发展进行了采访,让读者从报道中尽览开封书法的无限精彩。
开封书法大家辈出
开封是书法艺术的丰厚沃土,自汉代以后,每个时期都是大家辈出。
汉代陈留圉人蔡邕,是公认的汉碑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熹平石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有意识进行汉字规范的一次重大改革。蔡邕还首创“飞白体”,至今在书坛仍有广泛影响。
北魏开封人郑道昭,当时有“北朝书圣”之誉,他留下的“云峰石刻”遗迹,被人称为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是陈留人,工于正、行、草
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人文/历史 |
分类: 古城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