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陈全林

辟谷通脉

足太阴

足阳明

经脉穴位

气动感

健康

分类: 经络理论与实质

陈全林先生博文《辟谷通脉记》摘萃

 

    我发现,经脉不但流通真气,也流通水湿之气,乃至某些水。后来在读《益生文化》专家姬竞俊的文章,才知道经络点穴专家陈玉琴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陈玉清点按心包经,就可以排出肝腹水,太厉害了,点按心包经日久,还能听到经脉里的水声。这个发现来自陈玉琴的实践,而我发现经脉也传导水湿气息,来自于我的内观与体察。

    我能感觉到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里流动的水气,也能在练习导引、辟谷时,或打坐时能明显感受的整体线路的经脉运行,以及个别穴位里水气之动。比如,你坐着,突然某个穴位动了,穴位处瞬间很冰凉,还有一滴水滴下来的感觉。

我还

标签:

信息穴

一针疗法

健康

分类: 捍卫中医

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转载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操作:1寸。斜向各脊椎刺,捻转。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操作:1寸。向劳宫方向刺,捻转。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操作:1.5寸。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不退热加大椎刺血。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7、胸闷穴:膻中。操作:1.5寸。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9、调心穴:内关。操作:1寸。直刺,捻转,5分

标签:

穴位

然谷

率谷

漏谷

说文

阳谷

健康

分类: 经络理论与实质

谷字的意义及其与谷字有关的穴位探秘

 

    在针灸穴位中有十个穴位的名称有谷字(率谷,合谷,阳谷,阴谷,前谷,然谷,陷谷,漏谷,通谷)。《说文》解释谷字是“泉出通川爲谷”,现代解释为:“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在穴位上指人体表面上高突旁的穴位(如然谷穴在内踝前,足舟骨粗隆的前下方)。可是也有些穴位并不在高突的部位旁边,如率谷,腹通谷等。看来对谷字的认识还要从新探讨。
    中国的文字形成于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谷字在《说文》中有两个字。一个是人人口相叠;一个是八人口相叠。前者被列入部首属于最基本的汉字之一。因此,此字的产生应当与象形和会意有关。
    前一个谷字在篆文中是两个人字和一个口字相叠而成,口字的写法中有一边出头,有中间出头,也有两边出头的。《说文》解释为:“口上呵也,谷或如此臄,或从肉从豦”。豦被解释为“一曰虎两足举”。看来谷字与足有关。再来看谷字的象形和会意过程:一个手的图画,被砍去四指

标签:

国庆

元素周期表

预测

144元素

8周期

杂谈

分类: 杂谈

元素周期表推算探讨(上)

 

山东  王维兵

 

标签:

保健

养生

穴位

人体经络

体验感悟

健康

分类: 经络理论与实质

谈谈我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几点认识

 

转帖

 

    一、从经络、穴位的起源或者说发现者来看,具体是谁,由于太远古,现代人很难考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而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那就是经络、穴位是古代修行者发现的。我们把古代各家内功练习者、气功练习者、各宗教派别的练习者统称为修行者。虽然他们派别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也就是他们都有意识的用意念来引导对自身内部进行长期修练。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经络穴位是修行者练习的产物。大多数修行人的修行目标是,修道德,修行为,修身养体,极少数修行人的终极目标是探寻灵魂驾驭灵魂。

    二、应用领域  古人发现经络穴位后,主要应用到了三个方面:1、中医的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包括中医中药理论和实践;2、武术搏击。在武术界有句名言,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的就是练习内功及重要性;3、是各宗教派别 国内以佛教、

标签:

知识/探索

高级神经活动

学说

基本内容

巴莆洛夫

放下

分类: 杂谈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基本内容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于梁赞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 1870年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上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 0至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其研究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1888年至 1890年研究循环系统生理,探索药物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阐明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法,可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