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珊溪学区教学管理制度 |
乡镇中心校与村小联动模式
——珊溪镇小有效性教学管理模式和策略简介
为更好发挥市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加强对全镇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探索中心小学带村小(一带三)的管理机制,促进村小和中心小学的同步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心小学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珊溪镇中心小学对此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其模式如下:
一是组建全镇教学有效性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和学校主要领导重点抓教学的机制。中心校校长为组长,成员由中心校分管教学领导和完小领导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定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行动计划,每学期召开一次全镇性的教学工作会议,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所完小进行教学“五认真”督查和教学效果调研。同时采取中心校领导挂钩一所定点完小,确保完小的各项工作同中心小学同步进行,形成各完小之间互相竞争,定点完小赶中心小学的崭新局面。。
二是明确职责,拿出办
标签:
杂谈 |
分类: 研究方案步骤 |
《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文成县教育局 林发高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已经在我县全面实施三年,高中新课程也进入了第二年。我县各级各类课程改革主体积极推进新课程实施,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应用的经验。部分优势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办学的道路。因此,把点上取得的成果推广应用到面上,把示范学校的经验全面地推广应用到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把少数骨干教师的经验全面推广应用到广大非骨干教师中,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与实践中要突破的重点与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课程改革成果受益面,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带动和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发展。但是,在多数农村中小学这种进步是很有限的。在教学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小学在教学管理上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方面,还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反思与突破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中小学普遍
标签:
质量评估制度 |
分类: 南田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
南田中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试行)
(1)A档(60分)任教科目优秀人数每次考试达到级段平均数的本班优秀人数(可下浮1人)且平均分居同段第一名(六个班的级段居前2名);后30%的学生低于平均数。
(2)B档(50分)任教科目优秀人数达不到级段平均数的本班优秀人数,每次考试优秀人数能达到本次规定的本班优秀人数(除一次外);平均分居前2名;(六个班的级段居前3名);后30%的学生低于平均数。
(3)C档(40分)任教科目每次考试优秀人数、平均分达不到本次本班规定的优秀人数,但所教普通班考试(后30%的学生)没有超过50%的;
(4)D档(30分)任教科目每次考试优秀人数达不到本次本班规定的优秀人数,且所教普通班考试(后30%的学生)超过50%的;
标签:
校本教研制度 |
分类: 南田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
南田中学校本教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