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西赣州窑白覆轮杂谈 |
分类: ☼~茶盏 |
《白覆轮》
一只茶盏的规格档次,口沿和底足处理相当重要,高端的茶盏,一定有精细处理的口沿和底足,甚至于口沿镶边包口、底足满釉上漆处理。
白边盏,全称黑釉白边盏,是黑色器物上有一圈白釉的口沿,以模仿金银器口沿装饰特点的盏。行内叫白覆轮,说法取自日本,日语叫“縁取り”,意思一是镶边的意思,在中国叫”覆轮“;二是花瓣边缘颜色不同的部分。举一反三,包银边的叫银覆轮,金边的叫金覆轮。想想黑和白既对立而又统一,极简而鲜明,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永恒与稳定。以前我发过一个白边盏,晚蛩同志评论说是此物“半夜喝水不点灯”,多有意境啊,伴着月光,准确拿到水杯,一干而净。
北宋北方窑的白边盏做工是极好的,包括山东、山西、河南,特别是当阳峪的。南方窑口,除北宋吉州部分还行,南宋以后的吉赣窑系、将乐、茶洋、涂山、衡山、天目窑的白边,有做的好的,大都不如之前。这是赣州窑系的普通白覆轮,小巧精悍,必是民众喝茶的首选。
标签:
江西地方窑口新干窑 |
分类: ☼~茶盏 |
《斗茶利器》
这只盏在家里放置多年了,一度特别喜欢,这差捧着睡觉了。当时卖家说是福建厦门窑,此盏规整,盏内水线特别,呈双环M状,茶水出碗得过两道坎,相当牛逼的细节,也是斗茶利器。
江西大部分地区的玩家称之为赣州窑,胎土像,就是底足修胎不一样,后来陆续积累了一些经验,经一线朋友确定后,才知是新干窑,期间经历了好几年。新干窑资料很少,吉安最有名的肯定是吉州,谁管新干呢,如果写吉州窑系呢,胎也不白,也掉身价。最近还有发现有卖家把此种当建窑偏窑口在卖的,真是误人子弟。
查了资料,网载吴家窑“窑址位于新干县城的吴家村,南岸即为新干县窑里水库,堆积瓷器残片为青白瓷、黑釉瓷和少量仿龙泉瓷、土窑烧制的青花瓷。黑瓷胎质灰褐,紧密,但见气孔,亦有桔红色胎质,其坚密度不及前者。器外釉不及底,器内底留1-2厘米的涩圈,但未见垫圈,涩圈为直接摞烧留下来的痕迹。经与吉州窑器物比照,应是创烧于北宋,终烧于元代,属吉州窑系。” 材
标签:
福建邵武青云窑四都窑 |
分类: ☼~茶盏 |
《邵武之窑》
邵武窑在今福建省邵武市城北12公里处的水北镇四都村青云山,所以也叫青云窑、四都窑。该窑的烧制始于南宋,盛于元代,以烧青白瓷、白瓷为主,兼烧黑瓷;
明代烧青花瓷。
查一下邵武,其名的来历就有学问,西汉初闽越王无诸因其地处武夷山南而取名昭武(“南”与“昭”古同义)。晋太康初,改曰邵武,避司马昭讳也。
另外,邵武水北镇有名曰“一都、二都、三都、四都”,这几个地方都有窑口,四都这个最有名。关于这个“都”的由来,我专门请教了复旦研究古代行政区划的同学,说是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单位,比村大,比现在的镇小,这种取名方式一般是按照以镇为中心按照一定顺序来排的,比如顺时针顺序。这一下觉得自己好长见识。
邵武胎很白,这与高岭土含量高和烧制温度高有关;修足算是规矩,味道有点像茶洋;因为垫沙烧的烧制工艺,底部容易粘沙。粘沙导致表面看起来有点糠,实
标签:
杂谈茶盏一盏一事全州永岁窑 |
分类: ☼~茶盏 |
标签:
茶盏一盏一事洞口窑 |
分类: ☼~茶盏 |
标签:
益阳博物馆益阳窑梅山文化杂谈 |
分类: ☼~博物 |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2年月10月14日,当时我特别关注的是益阳窑和梅山文化。益阳博物馆有一只衡山窑“熙宁五年”的花瓶子,写入了扬之水老师宋代花瓶一书,14年左右在深圳博物馆还遇到过扬之水老师,提到过这只瓶子。印象中,益阳市博物馆在当时的地市区博物馆中,展陈还是很不错的。
http://s11/mw690/001qz4R1zy7itMg4bAC2a&690
http://s12/mw690/001qz4R1zy7itMgedWb1b&690
http://s14/mw690/001qz4R1zy7itMgqo9L2d&690
标签:
严关窑瓷器黑釉 |
分类: ☼~札记 |
抽空看了些广西窑业的材料,学习了窑址标本,记录了一些文字。
1、事物的形成、发展、兴盛总有一个过程。严关窑址位于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连接线上,湘桂走廊之咽喉,交通之要冲(海上也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之易于接触先进文化,并容易受到各种社会风尚习俗的影响,比如斗茶。
2、作为民间瓷窑,严关窑系(包括严关、东窑、赵家桥,也有叫窑里窑等)采用明火叠烧法烧制瓷器(也有一种说法是资源限制的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产量的巨大反映了社会的需求。但支钉痕等影响了器物的美观,所以瓷盏等应该还是用于满足中下层斗茶的需要;但奇怪的是目前在当地城市遗址中鲜有发现此窑口的残器,除了一些高档残器在书院、官府偶有发现。
3、东南沿海贸易及东南亚对瓷器的需求对广西瓷业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点。既有促进、也有对其它地区瓷业的抑制。如能找到一些瓷器贸易沉船的资料或许对于研究此窑口器物会有大的突破。
4、技术及文化的传承和转移是复杂的一种现象,外部制瓷技艺的传入、地区文化的影响及接纳、特别是“战争”都是其中重要因素。比如青白
标签:
中国古陶瓷窑址标本展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杂谈 |
分类: ☼~博物 |
在故宫延禧宫的二楼,爱好古陶瓷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能感受到中国古陶瓷的博大精深。
http://s10/mw690/001qz4R1gy71Pc57qgV59&690
http://s3/mw690/001qz4R1gy71PbUK6uC72&690
http://s13/mw690/001qz4R1gy71PbyMMDWec&690
标签:
杂谈河南博物院藏汉唐文物 |
分类: ☼~博物 |
四月二十五日,途经深圳,在深博看了此展,白瓷令人动心。同时进行的还有四川遂宁窖藏文物展和宋代窖藏文物的研讨会。
http://s14/mw690/001qz4R1gy6WJICJUTz0d&690
http://s3/mw690/001qz4R1gy6WJICTRpo62&690
绿釉陶投壶,1969年河南省济源县泗涧沟八号墓出土。
陶质,西汉文物,高26.6厘米,颈高13厘米,口径4厘米,壶颈细长,鼓腹,平底,下有三矮蹄足,除底足外,壶的外表满施翠绿釉。颈中部有凹弦纹一周,肩和腹部各饰一周凹弦纹附加堆纹。
标签:
文化春秋亭文房器物 |
分类: ☼~博物 |
九月三十日下午雨,拉夫人一起去嘉兴博物馆看了春秋亭俞兄的文房器物展,展览分器用、清供、雅玩为三部分百多件器物,如临大雅之堂。
http://s6/mw690/001qz4R1gy6VUWXe5al15&690
俞老师的自撰简介写得很有功夫。真实、谦虚、言简、意赅。
http://s11/mw690/001qz4R1gy6VUWXnpk67a&690
清代雍正宫廷官造白端砚
http://s5/mw690/001qz4R1gy6VUWXHe8kd4&690
清初至民国毛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