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沙岭樵
沙岭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57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宋今声《陶然赋》选入

《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

近日,由《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一书,由天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我市乡土作家宋今声撰写的《陶然赋》入选此书选编了全国老中青三代128位作者的144篇作品,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进步,气象万千,精彩纷呈。作者中有马识途、周汝昌、刘征、范敬宜、流沙河、周笃文、闵凡路、范曾、魏明伦等著名作家以及一大批年轻辞赋才俊,值得品读鉴赏。

宋今声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他所创作的辞赋作品题材广泛,极富文采,思想性强,艺术价值很高。在现代辞赋创作上,他主张“法古而不泥古,创新不失体式”。已有《百赋集》等著作出版发行,在全国辞赋界具有一定影响。(杨浩泽)

http://s12/mw690/001qyYLKzy7nFSytQCv5b&690

http://s10/mw690/001qyYLKzy7nFSzFx0d79&690





阅读    收藏 
(2018-06-25 06:56)

筷子赋(初稿)

筷子之于人,随炊烟、伴起居,无论贫富,但凡饮食,从未分离。成家立业,保德劝善,养老育幼,功勋卓著。歌之咏之,犹觉不及;不着一字,情怀难释。是以赋。

自问世,合二为一行天下,形体不移。上方下圆,象征天圆地方;七寸六分,寓意七情六欲成双,阴阳互动;手持三才鼎立齐头并肩,步伐协调;进入冷热,各司其职。

银条有幸,检验皇家御膳;菜墩无辜,被剁厨间东隅。,箕子闻讯颤栗;桀陷淫乱,鸣条对垒败绩。随军旅,埋锅造饭;乘船舱,唱晚秋渔。目睹鸿门宴会、青梅煮酒,风谲云诡;见证背水一战、绝处逢生,兴衰交替。

同眠无梦,共起有向往;和濡五味,咸淡先品尝。辅助杯盘,分享斑斓岁月;联袂汤匙,摄取宝贵时光。被互递,餐前序礼仪;遭拍摔,席间起风浪。定期蒸煮,消毒杀菌;暂时不用,干净收藏。

粗细长短,难以协调;口齿咬,丢失脸面。未餐落地,举止不雅;挥摇调侃轻佻肤浅。上下翻弄,迷箸失措;取味滴汁,遗珠四溅。饥不择食,不得乾坤倒置;等待饭菜,忌讳敲打碗边。

争不足,让有余;亏因缺,溢缘满。入禅房,甘于素淡;傍富贵,不改容颜。取之有道,进出安顺;索求无由,危及养廉。急促赶赴赌场,羞辱时光;缓慢咀嚼生疏,吞咽安全。执于无奈,仰天长叹;知足常乐,齐举欢颜。

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一根容易折,十双抱成团。新婚典礼,腰缠红丝绳;孝顺堂前,肩挑长寿面。耻于分爨散伙,羞于贪吃独享;喜于久别重逢,乐于骨肉团圆。山珍海味,难寻玑珠饾饤;糊米烂饭,果腹俊彦英贤。

风餐露宿,创业常态;坐等饱暖,望空扑影。野外取便,首推秫秸苇棍;途中急措,就近枯枝青藤。寒窗下,助长壮士气概;柴门里,增添男儿血性。喝粥舔碗,必得福报;挑肥拣瘦,玷污丰盈。黎明即起,夹住新希望;黄昏复遇,挽回乐归程。

不耕而食,当心存感激;不织而衣,应珍惜丝缕。助偷吃,身被羞耻;抢珍奇,礼让匿迹。拣饭粒,终生职责;赴滚烫,任凭驱使。主持家道,护卫勤俭;调和诸药,医疗百病。用毕即洗涮,放在原处;凌乱被灰尘,羞辱门庭。

金玉稀少,竹木风行。商家促销,形体变异;扭曲文化,背叛传统。方便筷,浪费资源;白纸杯,敷衍送迎。时代发展,文明进步;天道铁律,壮丽苍穹。历尽艰辛,出头有望;饱尝苦难,归于全功。纵横聪慧,捭阖理智;行尺运寸,丈量人生。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风生云尽散 天阔月徐行

陆游在《夜坐》这首诗里,为我们留下“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这一千古名句。通过这十个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极为美妙的自然天象:一片乌云,把皎洁的一轮明月给笼罩了。一阵清风或者几阵风把这片乌云吹散了,皎洁的明月终于露出了笑脸,并且在太空中缓缓遨游。倘若这是一个中秋月,那么,这轮明月便是人间的团圆月、吉祥月、美好月。

明月徐行不在月,而在风;没有风生劲吹,说不定那片乌云仍将继续笼罩在明月之上。

于是,我联想到了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上,遭遇不测,蒙受坎坷,经济上的艰难、仕途上的挫折或者自身生理上的缺陷等等。举凡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视为笼罩在我们奔向美好前路上的“乌云”,如何使这些“乌云”早早散去,靠的是“风”,这“风”或许是际遇,或者是机缘,而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生风”则至关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而不是假才虚学去生“风”,用这缕属于自己的“风”去吹散笼罩在自己的头上的“乌云”,使自己的人生犹如太空中的明月,自由自在,快乐前行。

要想使自己的“明月”永远拥有无云的辽远星空,在人生旅途上,不要嫉恨或者埋怨头上的“乌云”或者“乌云”太多,要争取如何使自己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风”去尽快吹散头上的“乌云”,而不是梦想“天外来风’或者奢望“四野生风”。

阅读    收藏 
(2007-12-30 12:23)
标签:

杂谈

 
沙岭樵作品<野岗情缘>

 

题记:解放前夕的关东大地

荒凉而辽远,原始而广袤

原始伴着丑陋,苍凉藏匿野蛮

然而

正义与善良,坚韧与智慧,使这里的山川岁月

变得斑斓多彩,动人有趣

人常说孽海无边,回头是岸;然而有几人肯回

 

 

 

四十七

 

杨凤妮和三先生害死王二海的第二天晚上,三先生跟杨凤妮说:“咱们得有个准备,谁要是问咱王二海说过没有,他要上哪去,咱就说,他曾经说想去沈阳他亲戚家串门。”

第二天下午,刘淑贞从孔家窝铺回来了。杨凤妮跟刘淑贞说:“老婶啊,这几天我老是害怕,一个人不敢在屋里呆,我上你们屋里来吧。”

刘淑贞想,反正也那么地了,你不嫌,我还怕啥?于是说:“行,过来吧。”

白天杨凤妮不再去打苇子,和刘淑贞在一起呆着,晚上也在一个炕上睡。

王巨回到杏树冈子,马上召开密秘会议,分析王二海失踪的事。参加会议的有罗定川、吴长玉、邢玉柱。小姜在门口站岗。

王巨说:“十二月一日王二海坐车半夜回杏树冈子,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他失踪,一是进村路上遇上了仇人,被其绑架或杀害;二是回家后发生意外,不排除阶级报复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分析第一种可能,和杏树冈子干部仇恨最大的是土匪和杨凤岭。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青苇川一带残匪已经消灭,自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事件后,杨凤岭虽去向不明,但他不可能在现在的政治气候下为了杀王二海铤而走险,况且王二海是他妹夫,他们还不认识,没有直接冲突的可能。第二种可能性较大。大家要注意杨凤妮的动态,罗定川同志可以正面找她谈谈,观察她的神色。另外,吴长玉可召开小范围的群众会,让大家谈王二体系失踪前后的情况。”

罗定川带着通讯员小姜,来到杨凤妮家,正赶上她一个人呆坐在屋里。罗定川问:“杨凤妮,有人看见王二海1号那天半夜回村了,没到家吗?”

杨凤妮一听,心里一紧,脸都吓白了,心想,他们知道了?但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谁看见了?反正我没看见?”

“杨凤妮,我再问你,王二海跟你说过没有,他想去什么地方?”罗定川看着她的眼神问。

杨凤妮假装回忆状,说:“说过几回,想上沈阳看一个什么亲戚。”

罗定川说:“杨凤妮,你再好好想想,王二海还跟你说过什么,多提供线索,争取早日把他找回来。”

杨凤妮说:“我一定积极配合。”

吴长玉召开了有三先生、田大晃等几个村民参加的座谈会,让大家分析王二海可能去了什么地方。田大晃干摇头不吱声,他心里明白,一个大活人没了,不是小事,少说为佳。三先生说:“前些日子听说叨咕过,说要上沈阳一个亲戚家串门。别的没听他说什么。”

王巨听了罗定川和吴长玉的汇报以后,断定问题就出在杨凤妮和三先生身上。他对吴长玉说,马上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宣布,在没找到王二海下落之前,里不出,外不进。对杏树冈子实行紧急封闭。同时,要设专人暗中监视杨凤妮和三先生动静。其它有关查证,要继续进行。

王二胖根据王巨指示,把刘淑贞叫到后屋自己房中,问:“老婶,听说王二海没了?这几天你看凤妮心情咋样?”

“不咋上火。”刘淑贞说:“她总说自个不敢在屋里呆,害怕。下晚儿在我们炕上睡,白天和我们一起吃,烦死了!”

王二胖回到村上,把刘淑贞的话原原本本地向王巨汇报之后,王巨对罗定川和吴长玉说:“各种迹象表明,王二海失踪,与杨凤妮和三先生有关。明天上午提审他们。”

晚上,趁刘淑贞不在屋,杨凤妮说:“老叔哇,我看这事要露,你看咋整?”

三先生说:“我看也悬,今个好像有人看着咱们。我这有苇子钱,咱俩今晚跑了吧?”

“啥时候走?”杨凤妮关键地问。

“呆会儿夜深人静时,你在西屋我过去,等那老鬼睡了,咱俩就走。”

刘淑贞从后院二胖那回来,不见了三先生和杨凤妮,便敲了西屋的门,问:“你们俩在这屋吗?”

杨凤妮笑着说:“嗯。”

“那我可回去睡了。”刘淑贞回到东屋,回手把门划上,上炕脱衣躺下了。

大约深夜十点多钟,三先生和杨凤妮收拾已毕,二人悄悄地推门出屋,来到村西壕,顺着一个有蹬的坡,下了壕,溜下去,慌慌张张地朝双山县城跑去。邢玉柱接了夜班,暗中监视杨凤妮和三先生。他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回到杨家老宅一看,杨凤妮和三先生家的房门虚掩着。邢主柱敲门:“三先生在家吗?”

刘淑贞被叫醒,一听是邢玉柱在叫门,问:“找他干啥呀?”

“有事。”邢玉柱说。

刘淑贞起来点着灯,说:“你等着,我给你召呼。”她下了地,端灯来到西房一看,俩人都没了。吓得她大叫道:“玉柱不好了,你三叔和杨凤妮咋都没在屋里呢?”

 

阅读    收藏 
(2007-12-29 12:51)
标签:

杂谈

沙岭樵作品<野岗情缘>

 

题记:解放前夕的关东大地

荒凉而辽远,原始而广袤

原始伴着丑陋,苍凉藏匿野蛮

然而

正义与善良,坚韧与智慧,使这里的山川岁月

变得斑斓多彩,动人有趣

人常说孽海无边,回头是岸;然而有几人肯回

 

 

四十三

 

杨凤妮躺在炕上睡不着觉了。她在想三先生。他是这样的人吗?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在孔家窝铺王德禄家,他进屋瞅她的那种眼神,那种只有贪恋女人的人才有的那种眼神。前后就这么几天,他就变了样?

杨凤妮在被窝里用手摸着自己的圆润滑腻的肉体,她在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凭心情,凭人格,恐怕难以为计了。妈不是很说明问题吗?如果不是跟了田大晃,眼下这光景该怎么过昵?她坚信,村干部们不可能都像吴长玉似的,那么直,那么硬。你王德福不吃兔子肉,别的肉看你吃不吃。王二海不是挺尿行吗?中间的那盏灯一撤,胳膊大腿一露,他的魂儿哪里去了?

三先生来到杏树冈子,成了大忙人。全村人一天打的苇子,必须通过他检质过秤以后才能上垛。后来过秤过不过来了,就论捆给钱。杨凤妮和其他年轻妇女一样,也下苇塘打苇子,每到傍黑天领苇子钱时,她都多领十几捆的苇子钱。她以为三先生算错数,说:“王财粮,你多给我钱了。”

三先生听了,说:“不能,我记的帐不错,怎么能付差钱呢?”

哪回算帐杨凤妮都多得十几捆的钱。反正也没人知道,她也就蔫巴登地揣兜里了。她猜测,他在用公家的钱收买自己。

刘淑贞姐姐从孔家窝铺捎来信,说儿子要娶媳妇,要她去帮做几天被褥。三先生给找了辆拉苇子车,顺便当天就去了。这天王二海也去了四方城办事。晚上东屋一个三先生,西屋一个杨凤妮。

杨凤妮睡觉前,把门划好上了炕。半夜了,一直没有入睡的她,听外屋地有动静,随后便是轻轻的敲门声:“凤妮,开门。”

杨凤妮穿着衬裤下了地,问:“谁呀?”

“是我,你老叔。快开开呀?”三先生迫不及待地说。

杨凤妮说:“你进了我的屋,不怕混了线儿呀?”

“死丫头,那是跟你闹玩儿呢!”三先生又一次敲门。

杨凤妮把门打开了,三先生一闪身进了屋,一把把杨凤妮抱住:“你这个小冤家,可想死我了!”杨凤妮发现,他光着身子来的。

杨凤妮推开三先生,说:“忙啥,这三间房子就咱俩。”说着,她关上屋门,脱了衣服,一同和三先生上了炕。

三先生搂着杨凤妮,杨凤妮说:“你这个老东西真会装,从打认识你那天起,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今个露原形了。”

三先生说:“不冲着你,吴长玉八抬轿都抬不来我。”

杨凤妮说:“这种事咱们不能常干,二海和你老婆害着眼。”

三先生说:“那就得往后瞅机会了。我再跟你说一句,在我老婆和王二海跟前,咱俩还得装着一本正。”

天亮了,三先生才悄悄回到自己屋里。

杨凤妮自从跟三先生干了那事儿以后,越发看不上身材瘦不的王二海了。他满足不了她那种要求,炕上两口子的事儿,他没有三先生那些花花样,那样有气力,功夫长。她越来越恨吴长玉和王二胖了,是他们捉弄了自己,把自己给了个窝囊废。她把这些话背地里说给了三先生。三先生说:“你个傻丫头,这事儿根儿不在王二海身上吗?当初要不是他把二胖在杏树冈子的信透给吴长玉,哪有今天这八出戏?”杨凤妮恍然大悟了。渐渐地,王二海在她眼睛里成了仇人了。

苇子拉到四方城,因为厂区一时没有地方垛,要垛在厂外空地里,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在那里看护苇垛。吴长玉犯了寻思,杏树冈子要讲可靠,就是王二海和邢玉柱,但邢玉柱负责村里的民兵工作和社会治安,就得二海去了。王二海听说让他去四方城看苇子,二话没说,当天就跟拉苇子车去了四方城。

王二海走了,家里只剩下杨凤妮一个人,晚上睡觉,她常想着三先生。但有刘淑贞在家,三先生又不能明晃晃地两人到一块儿。

白天三先生在苇场收苇子。快晌午了,杨凤妮有意等别人都交完苇子了,才背着苇子到苇场。苇场只剩下杨凤妮和三先生了,杨凤妮说:“下晚你咋不过西屋去了?”

三先生说:“我身边不是还有那个老鬼吗。”

杨凤妮说:“你半夜假装出去上厕所不就妥了吗?”

“那你别划门。”

“嗯。”

 

 

 

阅读    收藏 
(2007-12-27 10:56)
标签:

杂谈

沙岭樵作品<野岗情缘>

 

题记:解放前夕的关东大地

荒凉而辽远,原始而广袤

原始伴着丑陋,苍凉藏匿野蛮

然而

正义与善良,坚韧与智慧,使这里的山川岁月

变得斑斓多彩,动人有趣

人常说孽海无边,回头是岸;然而有几人肯回

 

 

三十八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夜,天灰灰的,下着小雪,青苇川一带开始冷了。杏树冈子叫杨凤岭一骚扰,日子过得不平静了。天黑以后,除了上岗的民兵和集合于村政府的民兵外,吴长玉通知家家户户把门关好,大人孩子躲在家里别出来。

小孤坨子那边也忙了起来。按赵五麻子的安排,杨凤岭带着一个班的匪徒,天黑以后潜入杏树冈子,从暗洞进村。他们事先约定,进村以后,到深夜十点钟,杨凤岭于村壕顶举火为号,与赵五麻子里外夹攻,一举拿下杏树冈子,女人全部抢走,男人就地枪杀,劫后放火烧掉村子。

杨凤岭带着众匪,冒着小雪,走了三十几里黑道,踏上了杏树冈子地界。他们来到村壕西北壕根,挪开封堵暗洞的板石,杨凤岭等人一个个从洞口往里爬去。他们出了洞口,集合于草栏子,来到村里,时间已近十点,于是,杨凤岭命一小匪拿着一捆谷草,跑上壕顶点着。杨凤岭哪里知道,就在他们一个个进入暗洞的时候,早已被埋伏在周围苇塘里的吴长玉发现,他传口令给全体民兵,准备战斗。就在那小匪点火一刹那,吴长玉喊了一声“打!”民兵们和区中队的战士们,集中火力,射向杨凤岭他们。杨凤岭一看不好,急忙抽身一跃,来到壕上,回身打了一梭子子弹,溜下壕去,消失在夜色里。

赵五麻子今天特兴奋,自从得了个营长以后,这是头一回打仗。他要露一手,叫黄振江看看自己的本事。他还蒙在鼓里,他的上司黄振江,归了国民党东北行营22师以后,还没来得及到任四方独立团团长,就在热河省地界被解放军歼灭。赵五麻子集合众匪于小孤坨子村西头,训话说:“弟兄们,这次攻打杏树冈子,是咱们迎接中央军的见面礼。到了杏树冈子,见到村壕上有火,猛打猛冲,抓住娘们儿自个要,抢着东西自个揣,谁要是装熊,空手而回,过年可不再补发军饷了。”说完,赵五麻子带着匪徒直扑杏树冈子。

赵五麻子和众匪徒接近杏树冈子了,也完全进了区中队和民兵们的包围圈。他们见了壕顶起火,就齐声高喊:“冲啊!”几乎与此同时,王巨指挥的区中队战士们,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吼”了起来,把众匪徒打得一个个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几个负隅顽抗者,当即被罗定川等人击毙。先行从暗洞进村的那些匪徒,中了吴长玉设的埋伏,早已缴械投降。王巨命令全体参战人员,天亮之前,就地警戒,天亮清点人数。

为了防止放下武器的匪徒溜走,王巨早已把孔家窝铺、六里桥、八里店积极地民兵调集杏树冈子,战斗打响以后,对杏树冈子四周形成严密包围。

天亮了,罗定川找来了敌营“书记官”,先点清了活的七十二人,后清点了死的十六人,除杨凤岭一人逃逸外,其余一人不差。赵五麻子被流弹击毙。

战斗结束以后,王巨和杏树冈子召开了祝捷大会,表彰了杏树冈子民兵与村民敢于斗争的牺牲精神,和区中队果敢迅速的战斗作风。会后,各村民兵和区中队战士撤回。吴长玉带领杏树冈子民兵打扫了战场,组织村民埋掉了十六个匪徒尸体。七十二名俘虏由罗定川带领一个班的区中队员押送双山县公安局,听候处理。从此,青苇川一带永绝了匪患。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