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教育

育儿

健康

时评

情感

分类: 怀远堂教育案例系列

我知道写这样的题目是要被很多人拍砖的,但这是我根据几年特需教育的案例和经验对这个问题做的综合判断,是基于良知所发出的一点不同的声音,希望能够给受困扰的家长们一点警醒和启示。这些年,孩子们”流行”的病症有很多:多动症、语言迟缓症、抽动症、阅读障碍症、进食障碍症、感觉统合失调症……这样的孩子我带过很多,相关的案例和调理方法在之前的博文和微信中都有详细论述。自闭症的案例我之前一直没有写,这个“症”牵扯到社交困难、语言障碍、行为刻板、智力低下等很多方面的问题,看起来是个综合的难纠治的“症”,我一直在观察分析中积累经验,有了案例的积累才能做出有根据的论断。现在,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支持尹建老师的看法(见附文关于“孤独症”这件事),很多“自闭症”是假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好多症状是正常的孩子被家长折腾出来的。尹老师的文章非常详细,大家可以参考,我在这里只根据自己的教育案例做论述。

现在,各种“症”的帽子漫天飞,被“某某症”扣在头上的孩子成长往往大受影响,这样的案例几乎到处都是,自闭症这顶帽子也不例外,只是这顶帽子太沉重,一

标签:

教育

育儿

文化

情感

健康

分类: 怀远堂教育

  http://s5/bmiddle/001pYPXUzy6O0I1eYx614&690

  

      不知道家长和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常有这样的感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你很想让孩子学的他没学好,你没想让他学的他却学得蛮有兴趣,我把这称作是教育中的“无心插柳”效用:你刻意用心教育的事情孩子掌握不好,你无心的真实言行却深深影响了他,孩子常常不是按照我们的设想和规划来学习的,他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而这些兴趣和想法常常却被教育者忽略。

      女儿三岁时,我给她买了个很大很漂亮可以充气的“城堡”,我认为这“城堡”非常好玩,因为需要经常充气,所以卖家免费配送了一个小小的打气筒。我回到家后,把这个非常好玩的大礼物送给了女儿,她却一直对这个“大城堡”提不起兴趣,让我倍感失败。过了几天,我在无意中惊讶地发现,女儿虽然对“大城堡”没

标签:

育儿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育女心经
http://s1/mw690/001pYPXUzy6NSNMsBZm70&690

      女儿五岁半了,最近有两颗乳牙开始松动。有一天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下门牙受了点力几乎要掉下来了,当天晚上一直嚷着“不舒服、不舒服”,她的那颗牙不能咬东西吃了,我晚上9点多回到家,看她早早地睡在妈妈旁边,晚饭都没吃就睡了,她妈妈一脸担忧的表情。过了没几天,她跑得急了,撞在妈妈身上,上门牙也松动翘了起来,她又嚷着没法吃饭了,她妈妈看到渗出一点血来也很担心,让我带她去医院看看,我说这是正常的不必去医院,我小时候换牙时有好长时间门牙都没有呢。可这样的换牙过程,给女儿带来很多的担心和恐惧,她还问我“爸爸,牙要是掉进肚子里拿不出来怎么办?是不是要剖开肚子才能取出来”我说没事,她仍是半信半疑顾虑重重,换牙这件事情让她没有安全感,她妈妈也手足无措。我想起女儿以前听过“牙仙子”的故事,这是个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有一个牙仙子(仙女)

标签:

教育

健康

育儿

情感

分类: 怀远堂教育
http://s2/mw690/001pYPXUzy6NbzkMkxz11&690

      小良是一个典型的语言发育迟缓、有读写困难并伴随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这种孩子的教育和纠治需要非比寻常的耐心和持久不断的努力,要给他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三分教七分养”,家长应该抱着一种“孩子你慢慢来”的心态指导这类孩子的成长,这样他的问题才会一步步缓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小良整个教育纠治的过程很漫长,我把关键之处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更多被这些问题困扰的家长一点启示。

      其实教育调治一个孩子的问题,不能只看症状而是通过分析症状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从根源入手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原始点疗法所讲的“从因解症”的思想。一棵大树出现一些树叶枯黄的现象,“从果解症”会急于把枯黄的叶子摘掉,暂时看起来叶子枯黄的症状解除了,其实导致叶子枯黄的根源并没找到也没处理,过段时

标签:

育儿

教育

健康

情感

分类: 怀远堂教育
http://s3/mw690/001pYPXUzy6MNNMk0f022&690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在儿童医院或精神病院里被鉴定出是“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的孩子非常之多,为什么我们以前都没怎么听说过的这个名词现在会频繁地在我们身边出现呢?“多动症”的孩子被医院里归于似乎是先天性的问题,让家长误以为这是很难治愈的病非得药物治疗不可,这顶帽子扣在了很多孩子的头上,禁锢了很多家长的头脑也影响了很多孩子的成长发展。这几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有机会陆陆续续带过一些有“多动症”的孩子,我慢慢通过自己的教育和调治,仔细观察分析下来,发现“多动症”没有医院里说得那么严重和可怕,“多动症”其实是个伪命题,本来不是孩子先天性的缺陷问题,而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带来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方面的改变完全可以改变“多动症”的相关症状。我们现在的医院几乎都是西医医院,西医都是从果解症的,用仪器检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