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语言功力
职业赛车手
社会评论
铁肩担道义
韩寒
|
|
不经意间,成了“韩迷”,不是韩国,是韩寒。
朋友的女儿听说我喜欢韩寒,竟连呼“知音”!可见喜欢韩寒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那是几年前,在朋友家书架上,随手抽出了一本书,作者:韩寒,十七岁......可能是出于好奇,想知道以十七岁的阅历,对世事,对人生,能有什么样的独到见解和感悟呢?
接下来,就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先不说他的语言功力,敏锐的思维,对世事的洞察力,以及文章中骨子里所透射出的幽默、诙谐、辛辣、老到,就只说文中所显示出来的知识面,就令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至此,我觉得对“否定天才论”,应该给与否定:世上有天才,韩寒就是天才。
曾在一家口腔医院实习,隔壁诊室有一李姓医生,性格随和,说话带笑,满开朗的。
可有段时间,李医生却眉头紧锁,满面愁云惨雾 ,整个人没了一点精神。原来李医生是为了儿子婚姻之事而殚精竭虑呢。
李医生的儿子,虽然算不上美男,但小伙长的也够帅气的,工作单位也不错,家庭环境又好,找个女朋友,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本人却悠哉悠哉的,对这方面不上心。李医生也想的开:这不是着急的事,缘分没到,等着吧。
别说,还真等着了。一次儿子开车远去郊区办事,行车途中,遇到一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子拦在前面招手搭车,他竟也把车停下了,带上了这母女俩。按说这也没什么,搭车的到了地儿,顶多说声谢谢就走人呗。可事实并非如此,从停车那一瞬间,就注定了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最后谈婚论嫁。其实这也算平常,男婚女嫁吗。
北京和上海相比较,北京是不排斥外地人的,北京包容乃大,不愧为首都城市,有大家风范.
容入到北京这个城市里,感到自然,没有自卑感,尽管一张口说话,自己底气就不足,怕开口露怯,可那京腔京味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又不能闭嘴装哑巴,该言语时也得言语,和商贩讨价还价时,还怕让人家认出是外地人而挨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顾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北京人穿着也是如此,不用费尽心机琢磨怎样穿,随便,简单,出入任何场所都合适。北京人着背心短裤上长安街也是很自然的事,刻意打扮倒显得土气。北京人就象一个人的性格,大气、宽容、朴素、厚重。
北京的小吃很有意思;什么油炸臭豆腐,驴打滚,听着名字便叫人忍俊不禁,太平民化了。
北京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