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通讯

翻翻箱底练练打字

旧稿重发保存资料

有损国家的事我坚决不干

                       ——开原市东风帆布厂厂长吉曜增守法经营二、三件事

 提起吉曜增,人们都知道他热心助学的事,却很少知道他还是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模范。

 今年63岁的吉曜增,1984年建起一个帆布厂,主要为工交企业生产帆布用品。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老吉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经商信誉赢得了众多用户,把当初5万元起家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几十万元固定资产的私营企业。老吉富了,可他从没在税上打过歪主意。10多年来,他共缴税金28万元多元,被税务局和省个体协会评为“守法纳税模范户”。

 1994年冬,开原市某厂一司机在老吉那里订做一个汽车防寒被,当老吉给他开发票时,他说:“不要开了,你给我撕一张,我拿回去自己填。”老吉说什么也不答应。这个司机威胁说:“你还想不想做买卖了?”老吉毫不畏惧:“你这么做是违法的。有损国家的事,我坚决不干。”最后老吉还是按规定给他开了发票。

 去年4月,两客户来买帆布用品,一笔5300元;一笔800元,他们对老吉说:“你少核我点,我就不要发票了,对咱双方都有好处。”老吉说:“这可不行,我不开发票就是偷税,这么干明明是违法的事,你也不能这么干。”

 还有一次,一个陌生人来到帆布厂找老吉说:我有几块蓬布,每块2200元,我以800元卖给你,你收不收?”老吉心想:他便宜卖给我,一公平来路不明,于是一口拒绝了。

 象这样的事,吉曜增没少遇到,有人说他太死性,但更多的人说老吉这人干啥本份,从不见利忘义。

 

《开原市报》1996年10月8日第三版》辽宁《税务》1998年第二期

阅读    收藏 
(2009-08-17 10:33)
标签:

杂谈

感言

分类: 杂谈

是谁酿造的苦酒

  前天(8月15日)中午,辽宁卫视频道《王刚讲故事》栏目讲一个题目叫《家有九凤》的故事,说的是一对老两口子一辈子养了九个女儿,而只有二女儿嫁到了本村,其他的都嫁到外地去了。因为家庭琐事,二女儿王春菊把母亲给打了,并造成瘫痪。于是老爷子就带着其他女儿向二女儿群起而攻之。记者让其向她母亲赔礼道歉,她就是不肯,在一阵发飚之后,被姨妈打了一顿。镜头到此就结束了。

  我看时和看后,真是一阵心酸,同时也有几个疑问:

其一,这老太太怎么能生这些女儿?照她老人家这个年龄说话,70年代正是她生育的高峰,而恰恰那时我国的计划生育也开始的时候,她家能生这些的原因也不外乎是重男轻女。生一个,是女孩,再生一个还是女孩,一而再再而三,无休止地生。我看她家的门窗也被摘得差不多了。多么愚蠢、愚昧呀!我知道,那个年代一家有四五个孩子,日子就很难过了,这家竟然九个孩子,生活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只能是有口气!

其二,作为女儿能动手打自己的亲妈,那得驴到什么程度啦?她难道生下来就是头驴吗?肯定不是。反过来,人们要问了:你是怎么教育你的女儿的呢?她若是平时懂礼貌,贤惠善良,孝敬老人的孩子,她能至于动手打你这个亲妈吗?

第三,这个九个女儿的妈妈卧床后谁来管了?那腿上烂的那大块分明是褥疮么,呵护好了能生疮吗!一个女儿不孝,那八个呢?笔者认为,这九个里有一个孝顺的,老人也不能这样如此地步,看来这九个女儿没有一个好东西!

第四,通过二女儿及其他女儿的行为可以折射出这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和家庭成员的品德与品质。从老到少没一个正经人、善良的人。

老妈挨亲女儿的打怨谁呢?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