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3-06-23 22:16)
标签:

填报志愿

专业选择

人格塑造

人才培养

大学

分类: 民意民生

人们总说“跟着感觉走”,“感觉”这种抽象而又奇妙的东西左右了多少突然的决定、不假思索的行动,还有奋不顾身的远行……仅仅凭借一个城市的名字、区位,一个报考专业的名称、方向,一所学校的牌子是否够亮就可能左右一个茫然学子未来若干年,甚至终生学习的方向,想想也觉得贸然而局促。

 

因为绝大多数人在报考志愿时,并不清楚这一专业究竟学些什么。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课程名称和人才培养标准背后,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容。所以最可悲的,不是没能如愿以偿进入到理想中的专业;也不是跟着感觉,在短短的报考期限内就做下可能左右一生的决定;而是即便你思虑周详,弄清楚学的内容是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但真正到了大学才发现那些课程设置只是在接近人才培养目标,毕了业也可能马上失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

杂谈

甄嬛

武曌

窦漪房

分类: 影评书评
甄嬛、武曌、窦漪房这三人,无疑是清代、唐代和汉代的风云人物。她们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但美丽聪慧、才貌双全成为了与帝王交心的资本。也就是说,她们得帝王欢心的关键在于成为帝王的知己,解风情、知人意。而她们得以驰骋后宫、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在于清醒的自持、借力使力,或许本无心争宠,但他人的羡慕嫉妒恨足以把自身一步步逼到绝路。因而为了绝处逢生,必须自强,必须赢得帝王的信任,取得统领后宫的大权。
 
而拥有子嗣是做到这一切的杀手锏。无论是甄嬛、窦漪房,还是武曌,能够让帝王念起旧情,抑或回心转意,长久地在心中留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正是子嗣。影视剧中的这三人,特别是武曌,从武媚娘时代起就开始接二连三地生产,新版《武则天》似乎每两集就生一次孩子。但武媚娘似乎更关注自身的大权,对孩子的教育与关心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即便称帝也难当重任。倒是窦漪房,经历了从辅佐夫君刘恒到孙子刘彻的时代,汉代的伟业中也闪烁着美人心计的光芒。而甄嬛,直接被命为四阿哥之母,如空降般,成了太后。不得不感叹命运与造化,机缘与巧合。
(2010-10-07 14:04)
标签:

方清平

老毕

相声大赛

芝麻开门

幸福童年

娱乐

分类: 影评书评

相声大赛中,老毕的主持完全可以用“入境”来形容。

 

他可以机智地应对选手的调侃,也能用幽默而简单的方式,让争议平息。比如昨晚在等待相声《芝麻开门》的最后得分时,老毕提议让捧哏贾玲、逗哏白凯南演绎春晚《大话捧逗》的“韩剧版”,而其他选手却没有这样的契机。老毕随即说道:“这段打分之前演多好啊!现在不算了!”一句话,避免了大家对大赛不公平而可能引起的争议。而当最终《芝麻开门》拿到当场最高分的时候,选手们激动不已,击掌庆祝。捧哏贾玲见站在一旁的老毕毫无表情,反问道:“毕老师,你怎么不为我们高兴呢?”老毕借用刚才“韩剧版”《大话捧逗》中的台词说:“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老毕的一句话,既调节的现场气氛,自然过渡,又摆正了自己主持人的位置,中立于选手、评委、观众中,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

 

(2010-09-19 14:02)
标签:

强者

就业

生存

十字架

持久战

校园

分类: 人在职场

和学妹聊天,发觉学妹的状态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回国后随即面临着就业,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渴望一蹴而就,担心自己在就业的持久战中消耗殆尽。

是出国读研,是备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工作?在有限的几个月里,要完成关乎几年之内毕业去向的事儿。不禁发觉:不是机遇太少,而是能把握和掌控的部分实在不多。倒是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个漩涡。《黄真伊》中百舞的话耐人寻味:“并不是强者才能活下去,活下来的人,才是强者。”强者易弯,韬光养晦才是硬道理。在与他人的竞争、与自身的较量中,外界的参照、自我的反省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超越他人,固然能有一时的成就感与优越感,而战胜自我,实现独特的自身价值,才是真正的“胜人者强,胜己者王”。

有这样一组漫画:

 

标签:

杜拉拉3

这战斗的一年里

人在职场

永无止境

煜卓

分类: 影评书评

读《杜拉拉升职记》时,即将走出校门;读《杜拉拉2:华年似水》是在进入韩企工作后;等到读《杜拉拉3》是在辗转追寻一年后,恰恰如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没有止境。

 

杜拉拉一路成长,无论是专业领域的深入和拓展,还是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把握与掌控,都日趋成熟,杜拉拉的形象也超越了第一部中的“倔驴”,靠理想和信念而活,通过取舍缓解焦虑,有的放矢,把握重点,切中要害,张弛有度。对自己的人生,长期保持关注和及时总结,是识别出下一次机会的可靠途径。同时,要有耐心,要熬得住。一个人只有不断创造出更强的下属,才能让自己更强。

 

从王伟双面胶的难度系数看,一边是广州职场中遭受下马威、苦苦挣扎的杜拉拉,一边是北京鳏寡孤独的母亲,要将南方的潮湿和北方的寒冷黏贴得牢,何等的品质才能担此重任。

(2010-05-29 20:22)
标签:

好鞋

简单方便女

青春随想

杂谈

分类: 风中絮语

藤堂静有句台词:“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好鞋,因为这双好鞋,会带你到最美好的地方。”好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除了倾心的外观,最核心的评价标准理应是舒适度。换句话说,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有些鞋,需要磨合适应,有些却匹配吻合得浑然天成,自然不必削足适履。

 

被麦网弹出的图片所吸引。“当一个女人爱上BREEZE CITY的同时,就会有一双,不,是上百双鞋失恋。”爱上一双鞋,竟是种独占与偏执。除了舒适,还有专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