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更几变迁,提航自此离家园。
支分海角谁无地?派到浔阳各有天。
七老岭前云漠漠,百年冢上草绵绵。
何为一雁顶风渡,再设裳衣拜祖先。
一首七老岭诗赞,描绘了明洪武2年(1369年)王氏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的悲壮情景。
有七老岭(七袄岭)传说的王氏,分布在鲁东南和苏北地区,主要有日照海曲王氏、五莲王氏、莒州王氏、胶南王氏、巴山王氏、前坡王氏及赣榆王氏等,人口逾20余万。
一、贵於秦
七老岭分支王氏曾有“贵於秦”之说,是因为战功卓著而族显的王翦及其子孙。王翦,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东乡人,其七世祖错是太子晋的八世孙,魏将军,六世祖坟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将军;高祖息为司寇;曾祖恢封伊阳君;祖父亢、父视颐,均被召为中大夫,皆不就。王翦少时即喜兵战事,成年后为秦将军,曾于始皇十年(前236年)、十八年、十九年率军伐赵,迫赵王迁投降,始皇二十年收复燕国。同时,翦之子王贲率大军攻楚,取胜后回师攻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