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吴昌硕,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又字昌石。此印章款:“丙寅冬十月”吴俊。“白色珊瑚料方章”印文:(不露文章世已惊)请朋友欣赏:http://s7/mw690/4c3f7dbftx6Dl7nxAlU26&690

http://s1/mw690/4c3f7dbftx6Dl7nTK8040&690

(2012-06-28 04:59)
标签:

杂谈

金玉堂馆藏黑田黄多数以外皮是黑色,里边是各种黄色或淡黄色的为特征田黄石;乌鸦皮是以外皮较簿、或片片块块有黑色、里面是各种黄色的特征的田黄石,这是传统俗成的叫法。

         下面是黑田黄,外黑内黄,田黄石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什么色必须有一种油润的光泽,如熟透了一样,糯润无限,这是一种用任何仪器无法体视的灵性之光,人与物相遇后所传递的带有灵性的一种宝光!离开了软腻与油润就不要认为是田黄石!“黑田皮厚,外观不雕看不出见内色”

http://s4/middle/4c3f7dbfhc37ab6e3b443&690

(2012-04-27 23:01)
标签:

杂谈

蔡大师寻宝节目鉴定田黄时一不说其软宝石的硬度、二不说无皮不成田、三不说无格不成田、四不说无萝卜纹不成田、五不说其六德,把清早期老坑、老工的大师之作、复合国家规定的一级文物说定成丹东石,造的包浆、染的色,现代艺术品!当时把我搞的无言以对,只能说好!!!其石之美、其型、神、工具备完美的神品,不知蔡大师是真不懂,还是有其他隐情?

 

 

 

http://s9/middle/4c3f7dbfhbeaa6a7256a8&690

http://s11/middle/4c3f7dbfh79777168518a&690

标签:

杂谈

金玉堂馆藏!澄泥蛐蛐罐养虫不上火,不得病。价值百万以上!http://s12/middle/4c3f7dbfhba80eb77620b&690

http://s12/middle/4c3f7dbfh790ce4ae379b&690

标签:

杂谈

金玉堂馆藏犀牛角鉴定很简单,越说多越糊涂,我们把问题弄明白是目地!

1,犀牛大致分亚洲犀和非洲犀!亚洲犀角短,而非洲犀角长!亚洲印度犀角长些大约30Cm爪哇角短,苏门答腊犀牛角是双角,但很短!

2关健问题是竹絲纹!亚洲角纹很清晰,非洲角纹没有亚洲角纹清晰,角纹都有淡黄色金线!

3有横断鱼仔纹,有斜仔纹,很容易看到,

4,足够了!水牛是没有竹絲纹的!有实物多观察就很好区别!

5犀牛是世界保护动物!新角是不可买卖交易的!根据拍卖可以知道,传世的犀角是可以在本国交易的!

分清什么是犀牛角很简单,明白人一看就懂,糊涂人越说越糊涂!看什么都是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靠自己的悟性!在鉴赏宝贝的时侯一定要抓住主项!犀角的主项是竹絲纹!外国人称发絲纹,淡黄色的金线!

 

 

(2011-06-24 06:35)
标签:

杂谈

标签:

杂谈

田黄石的硬度。

 

       田黄石的硬度是摩氏2一3度。鉴定田黄石首先要鉴定石的硬度,不然都是黄色、或带有黄色调的石头都认为是田黄那就错了,首先把硬度确定在三以下,然后再看它其它条件!

     铜钥匙的硬度超过3度,人的指甲大约是2、5度,用铜钥匙能点动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朋友误认为用指甲能划动的是田黄、划不动的不是田黄;也有的朋友又认为用指甲划动的不是田黄,一概否定,这都是偏见。

     看是不是田黄,硬度是关健,因为先人长期在使用、认识、过程中,是在用田黄篆刻时如书写一样的顺手,思其神密含蓄的内质,把其光滑细腻的外皮,给人以油润可人的视觉,总结为‘六德’,才认为是天下最好的软宝石!

     所以,眼力鉴定田黄石首先要看硬度,然后观其皮、看其格、纹,再验其质,确认后才可定为是否!

      眼力鉴定田黄石是多代先贤留下的宝贵的、最全面理解田黄的最洽当、最科学的鉴定方法,是经过1500多年、多代文人对田黄的正确总结,是用活的眼光、思维方式去思考、观察

标签:

杂谈

标签:

杂谈

印鉴:[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项墨笈秘笈之印][石渠宝笈][寄敖][玉涟]。作者: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明代[1525一1590]画家、收藏家!

(2009-01-01 04:20)
标签:

杂谈

田黄石乃万石之王,价格昂贵,每克均万元——10多万元。田黄中的红田产量极少,有人终生难得一见,乃王中之王。红田的特点是:硬度在摩氏3以下,内黄外红,外皮为红,色重者近呼黑红、赛似琥珀之色,但区别于琥珀。有格及萝卜纹。温润细腻凝结,六德全俱,是任何红、黄石、玉假冒不了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