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柳傅_c7s
陈柳傅_c7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03
  • 关注人气:3,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潮100首

《潮100首》第十八首:傅蛰

  按:不加评论,不分先后。原则是:1,20行以内(个别首多几行);2,2011年写的(或改的);3,一人一首;4,对诗作不作任何改动;5,风格可多样化,但求意境纯净,语言干净……初选将达130首。下半年由北京诗歌资料馆出书,书叫《潮100首》(2011)。《潮100首》中部分作品将选入近期《潮》诗刊B卷。

 

《潮100首》第十八首:夜半/傅蛰

 

很多时候,你醒来,

你夜的身体里,墙皮自动脱落,

你白天坐过的空椅子在阳台上的风中发出卯榫开裂的声音。

花是骨的朵,痛是隐忍,

人是一种罪,

远方,一条冰河正渐渐化成春水。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0f748710100osm9 [

 

链接——

阅读    收藏 
标签:

读诗碎思

文学/原创

虚度

分类: 诗评论
 
 
    凡高手稿
 
【读诗碎思】1  卞之琳《音尘》与《寂寞》/ 陈柳傅
 
《音尘》

 

绿衣人熟稔的按门
就按在住户的心上:
是游过黄海来的鱼?
是飞过西伯利亚来的雁?
“翻开地图看,”远人说。
他指示我他所在的地方
是哪条虚线旁的那个小黑点。
如果那是金黄的一点,
如果我的座椅是泰山顶,
在月夜,我要你猜你那儿
准是一个孤独的火车站。
然而我正对一本历史书。
西望夕阳里的咸阳古道,
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

 

 

    卞之琳推崇旧体格律诗。细味《音尘》(十四行诗),一层就是李白“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中式格律,另一层据说是交错押韵与扣押阴韵的西式格律。《音尘》内容的意蕴,则是优美如画的历史感——收取信件出现今昔之比较(或今昔感)。送信的方式变了,等信的心依旧充满鱼传尺素、飞鸿传书的诗意怀想。诗扣好几层,最后扣到“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显然意味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终结。但诗人并不特别满怀戒心,也并不特别被动或不安,仍然沉浸在古典的审美惯性中。惟有那不见的“绝”字,仿佛让人看见曾经有尘土飞扬……

    扣。到那里都是能使的大法,也是一般的大法。尽管不足为奇的扣太多,好的扣难得,好像用完了。事实上,再好的扣又怎么样呢?这个大法,好像渐渐一般化了。丝丝入扣的严谨,有时却只到达“拘谨”。新诗的真正“自由”,是不那么“紧扣”,就像衣纽扣,最上面的一颗不扣,最下的一颗也不扣,真正自由诗了。结果不那么丝丝入扣,并不损害诗,生活,思维,原也不是总一环扣一环。诗的扣“弛”了,扣的断裂,甚或不扣,却给人更强势的张力,原因在于对严谨的耐性已然破戒了。

 

《寂寞》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循环,自圆其说。

    以小见大,表现一生之简历,是诗的小架构,往往诗短。一生寂寞,谁不如此?真写出了人生即面对死,一生面对“一块表”对自己的一分一秒的算计……蝈蝈是人,人似蝈蝈。从高处看人在世,有限的生命,一模一样的有限,百步等于五十步。“三小时”是时代标志,现在的石英表可走一年。不读“三小时”更有意味了。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