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yangcity.gov.cn/UploadFiles/200779151940707.jpg
杨志淳,1942年生,湖南益阳人。1956年至1961年先后就读于长沙市六中和长沙市工业学校。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从事曲艺创作及表演30余年, 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曲艺作品百余件。其中代表作有:《护相》、《票》、《鸭管家》等 。近年来,创作与表演愈加成熟,特别是在运用湖南方言方面,开创了湖南风格的相声及小品先河,给湖南曲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他人合作表演的相声《湘音难改》等作品被录制成盒带,发行三十万盒。方言小品《离婚》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银奖。顺口溜《票》载入《中国曲艺精品选》。创作并主演的方言电视喜剧系列《杨五六笑传》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
最近《明朝那些事儿》很红,真的很红,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其它媒体上。他会如此红是有原因的。引用周棱羽博士的话说就是:“—是好看,二是正好起到了普及历史的功能,并且普及的还是正史。所以喜欢读它的人群会特别宽泛。我预感它会大红大紫。”
但我觉得它不应该这么红,我听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社会里他们有关厚黑学的书是畅销书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个变态的社会!
我觉得《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部厚黑著作。中间教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不妨随便列举几个人吧。朱元璋、李善长、胡惟庸、朱棣、刘谨、严嵩等等,哪一个不是厚黑高手啊?都把成王败寇当自己的人生第一准则。那些正直的人是什么样的下场?像杨继盛等。
经过这样的对比。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