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七律秋雨思
                       
/王忠奇
昨夜潇潇染万丛,声声滴沥带寒风。
云烟漫卷歌飘逸,落叶悠然咏唱中。
冷暖轮回呈大美,枯荣景色映长空。
人生岁月如节气,淡定从容举步红。

 21:41:30

七律·幸福感
          
/王忠奇
归田解甲时光好,别墅乡间共举觞。
妙趣同心寻雅意,相知携手赋诗章。
红尘挥去歌声里,俗累脱离舞乐扬。
绽放豪情迎日月,抱团取暖似朝阳。

期待已久的中原四省之行,昨天如

分类: 诗意人生

北欧之行第一站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这里空气清爽,景美人静,令人迷恋……          
七律芬兰印象
                     
/王忠奇
碧空如洗水晶光,千岛葱茏底蕴藏。
此处老人华诞地,今朝圆梦到家乡。
钢琴弹奏听神曲,

(2016-11-17 05:05)
分类: 诗意人生

  敬爱的母亲闻玉兰不幸于1112日驾鹤西归,享年91岁。

追思母亲的一生,平凡中孕含着伟大情怀,悲呜痛咽之余,泪笔悼念诗二首。

 

七律·哭母亲

王忠奇

慈娘离世灵台守,

标签:

比伦

宋体

碧潭

寒山子诗集序

四库提要辨证

分类: 诗意人生


 原诗应为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其意是:我的心像皎洁的秋月,像清澈的潭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拟,但我又能对谁倾诉呢?是说本人冰清玉洁,但无人能懂 

该诗句的作者是:唐代僧人、诗人。姓氏、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他长期隐居台州始丰(今浙江天台)西

标签:

法国

平常心

欣赏

人生

美丽心情

杂谈

分类: 纵论人生
人生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迭中度过的,或快乐或忧烦,或幸福或悲伤。事业上的起伏不顺、家庭中的磕磕绊绊、对子女前途的苦恼担心、朋友之间的隔阂误会等等,时常释放出许多有害的“物质”,污染着本来“清洁”的心情。我们与其抱怨诸事的无奈,不如先改变一下自己,改变一下心情,用亚当初临世界的目光,剔除一切羁绊去观察,你一定会有惊喜。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人生才不致于伤感和悲观。其实生活的精彩不单指那些华丽的乐章,也包括那些灰暗的小调。我们把苦难当作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必修课,我们的生命才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我们应该学会用阳光心态,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儿,给自己营造一份美丽的心情。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静静地以积极的角度用心去感受,去感悟,美丽就会在自己的身边,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世上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烦心事、倒霉事。诸多的不如意可能会扰乱人生平静有序的生活,破坏原本

(2010-02-07 10:11)
标签:

阳货

为官之道

国家政治

君王

孔子

鲁国

杂谈

分类: 政论人生

出仕为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孔子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孔子是一个有原则性的人,违背自己的政治意愿,一味贪图功名利禄去做官的苟且之事,他是不干的。

阳货见孔子的故事,典型地说明了孔子立身处世,对待进退去留的态度。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弄权术、耍阴谋,名声很坏。他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阳货就利用当时的礼节,馈赠孔子一个小猪。照礼,孔子应当亲自去回拜。但孔子实在是不想见这个人,就特意等到阳货不在家的时间前往拜谢,恰巧在路上碰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标签:

华衮之赠

名联

对联

《春秋》

胤祥

杂谈

分类: 感悟人生

昨天偶然翻阅《雍正书法一览》找到雍正手书的这副对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读后心情难以平静,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高远意境的思索。

这副对联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跟我说过,至今难忘。他说的和这副对联稍有不同,他说的是“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当时他让我去找这副对联的出处,因为年纪尚幼,阅历毕竟有限,我找了很久也没发现这副对联的出处。昨天偶然找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副对联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副对联告诉人们: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随俗。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只言片语的贬低、批评,其受辱的程度比当众鞭挞还要厉害。春秋,这里指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著。《春秋》文字简短,常常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意人生
    桃花源以陶渊明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获得盛名,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人之心,借桃花之境,记述了一个逍遥自在的秦人村的传奇故事,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空幻之境,千百年来引得无数文人随心向往。徜徉在桃花源,举步可见翰墨珍迹,抬眼便映古语对句,俯首可拾名家妙语,令人不禁吟之诵之,思之感之。 
    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到底是梦一场,醒过来的生活还要继续。就像春天来了,桃花要开,春天过了,桃花要落,依时顺势,不违天意。但凡特别完满的物事,总不得善终。好比《诗经》里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乍一读,喻新妇,喻爱情,仿佛有了喜悦与欢愉。其实,沉下去往深处想,便有了彻骨的凉意。   
可是,我们有时也真的多么想做一个异样向往的梦,多么需要那春天里盛开的一朵朵桃花啊!为了聊以慰藉,我与友人踏青问路,拍下此组照片,陶(桃)醉 博友,望得神怡之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