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韩寒的爱好与事业,一直是我所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当年他的《三重门》给了我十分好感:笔调诙谐、辛辣,文学知识厚积薄发;之二,则是他的父亲韩仁均是我敬重的一位师长。
也许自己学医出身,所以,常会在对一个人好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探究他遗传基因的特质。
对韩寒的好奇也不例外。
认识韩仁均老师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当时韩老师是一家区报的主编。因为常常为这家区报写稿,尤其是纪实报道,所以常麻烦韩老师审稿,一来二去,就感觉到了韩寒的一些性格来源。
两年前,曾写了一个长篇纪实交与这家区报,在刊出前,韩老师特地来电说,他作了一些删改,如改得不满意,请我不要介意。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章可能太长被删去许多。但等我见到报纸时,发现仍整整占了一个版面,不但没减短,在每个小标题前韩老师还加上了题记……
没等我致电感谢,韩老师他又来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