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网友青水一行讲:

大锅饭是工资制度,公有制的分配对象是剩余价值的可分配部分,是对资与劳的分配而言。劳动收入由工资与红利组成,公有制分配是对剩余价值可分配部分的分配,也就是红利的分配

 

 

网友青水一行讲:

蛙兄,共产主义实现的途径是公有制,确实可以实现。真正和谐,不单是人类的,和谐的社会是无为的,自然是谈不上终极目标的,终而无极也。公有制是以生产关系平等为依据的可实行的分配制度

 

 

(2023-02-13 17:04)

(新浪网)网友心灵的慰寄讲:

谬论也。经济平等才能达到大同世界。人的确不是为了吃而生存,人应该有追求。但追求也有对的和错的。佛,道都说人要有善念,要和万物一样去生存。人的追求不是吃,穿,住,行。而是与自然的和谐,对宇宙探索,对人类本源探密。
吃饱满足人类活动需要,又何必什么都吃,什么东西都不放过呢?
穿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又何必时时翻新,时时复古呢?
住不过是求一个温暖住所,又何必盖个大别墅,邀请朋友来参观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幻相。又何必去追

网友青水一行讲:

经济平等,是一切平等关系建立的基础,和谐,有一天真正实现时,我想每一个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更加愉快地从事着自已正在作的事情。阶级对立,不是说与不说的问题,阶级是经济不平等产物,经济不平等,阶级对立就存在。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根本关系,如解决不了,人类社会的所谓平等,皆是虚伪的,个体的。共产主义者所建立的是以经济关系平等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平等的社会。关系即本,即道,道即无相,无相而平等有相别,所谓有血有肉,不过是相别耳。蛙兄,不要再待在井里了,你的思想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自已小世界

网友青水一行讲:

蛙兄,资本对劳动所得的无情占有,通过斗争去实现,这是必须,和谐不是熙熙如登春台的美景,经济平等才是和谐的本质,求相不得。这种平分不是概念的,是基于生产关系平等的原理,这是马克思原理,我的思想不是创新,我更愿说是马克思思想的回归。当我们站在劳动上与资本谈和谐时,劳动人民是不会有所动容的,被剥削者与剥削者谈不要再剥削我了,如此的和谐是扯蛋,蛙兄,我首先是一个觉者,再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是佛于境的实践,我还是邀请蛙兄加入共产主义同盟。这劳动成为权力,而不是由资本可以自由买卖,任意

网友青水一行讲:

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就是为了欺骗的方便,公有制是分配制度,而不是所有制度,公有制自古至今从未作为国家制度实现过,只是很小范围的个人行为。

国有制,称为全民所有制,也是一种欺骗,改革开放,也不是所有制的改度,而是经济运行制制由计划向市场改革,对于计划经济,马克思很早就批判过,只是需大于供时可能采用的经

 

网友“青水一行”讲:

“公有制是资与劳对利润的平等分配。其特点就是消灭了剥削。按需不是分配,需是使用。共产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分配的社会,共产主义是经济制度,人类的终级阶段是相灭。资与劳的生产关系的产物,不是阶级的产物,阶级是剥削的产物,由阶级产生的是被压迫。无产阶级是作为对立,因资产阶级的存在,而不得不存在。当生产远远大于需求时,资产阶级就会采取强制产生需求的办法来解决,也就是拉动,这种拉动不是以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而是解决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而造成生产过剩所带来的财富减少。当下的经济情况,马克思早就预言了,这就是剥削的本质。中国早已不再是红色的了”。

 

 

网友“青水一行”讲:

“传统共产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我不这样认为,共产主义就是公有制分配,需不是分配,按需是使用传承我的方便。愿与欲是不同的,欲是止于相之心识,愿是无止于相之心识也。绝对与相对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平等是关系的平等,而不是相上的平等,所谓实现不过是平等的体与用,实现是容易的,任何方式都可以,只要资与劳达成平等的共识”。

 

 

 

 

网友“青水一行”讲:

“蛙兄,共产主义是经济范畴,可以涉及政治,也可以不涉及的。真正的和谐,便是经济关系的平等,也就是共产义所要实现的目标。

当然这种经济关系平等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作为道,是相与相之间的和谐,青水首先是一个觉者,然后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网友“青水一行”讲:

政治经济学,是社会学,社会学中将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确是根本出发点.社会之体是人,其用确是很复杂,有经济,政治,人文,等等,在用中确是以经济为王的,在体与用中,用为王,在诸多的用中,人是心为王,社会作研究体,是经济为王的.经济以关系为本,主要是生产关系与供需关系,供需关系的平等是于交换的当下完成的,生产关系的平等由分配制度来实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