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10-15 18: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悦读留痕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漫记

1.初尝单元整合课

    读了李怀源老师的“单元主题教学”介绍,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正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如何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任务?语文教师如何循着怎样的路径才能真正意义的上走向课程?

    四下的语文教材中共有四首古诗,两首是关于春天的,两首是反映童真童趣的。教学前两首,将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的体味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后两首古诗的主题与前两首完全不同,在诵读上能够迁移,学习方法上也能有所迁移。这四首诗从整体着眼,还能有怎样的教学内容“结构化”体现?

   《春日偶成》是程颢春日时游玩即兴写成的。写景、抒情融于叙事之中,富有生活情趣,学生很容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但是,诗句中对春天由衷的赞叹和喜爱之情,学生很难有深入的体会。是不是能发挥这首诗的叙事优势,与《池上》《小儿垂钓》两首诗进行有效联接,形成一个教学的整体?整体思路如下:

 

标签:

郑桂华

中国

宋体

桃花心木

《开国大典》

杂谈

分类: 它山之石

华东师大 郑桂华教授提出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语文核心价值”的四个维度——

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

标签:

教育

小书

当我长大时

绘本

杂谈

分类: 教学漫记

    喜欢绘本,喜欢它的简单浅显,喜欢它的童真童趣而又意味深长。听过几堂名师的绘本课后,一直有和学生共读的愿望——为了看看孩子们阅读时的兴奋和投入,享受那种与学生会心一笑的满足……今天尝试《当我们长大时》,还不错,虽然有很多的遗憾。

   《当我们长大时》并不是不经典,却并没有被大家热捧。当时想,我手中有限的几本,就是它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