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10:18)
“您好!市中心血站提醒您,您献血已满6个月,可以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每当手机上收到市中心血站发来的献血提示短信,我知道又到了可以献血的时候了。盘算着这一段时间注意饮食,尤其注意少喝酒,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到血站撸起袖子再献400毫升。这样的短信就像无声的命令,让无偿献血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022-11-03 11:20)
标签:
书籍
喜欢
习惯
浮躁
沉静
|
分类:
个人感悟
|
单位有位同志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一年有余,一直想为村里办点实事,但因单位囊中羞涩迟迟没有行动。听说村里的“农家书屋”缺少图书,这位同志就向单位反映打算捐赠点书籍。这个主意不错,几乎无成本,而且还能抵顶一下考核任务。说办就办,马上发动单位的同志们捐赠,至少一本,多者不限。同志们都非常积极,仅三天时间,就捐出了近千册。
在送往村庄之前,我对大家捐赠的图书做了一下整理,发现大家捐的书籍包罗万象,政治理论、家庭教育、乡村振兴、美容化妆、励志经典、文学艺术等等,不一而足。
捐赠的书籍门类非常齐全、数量可观,这让我很高兴,但翻阅这些书籍却让我又有点沉重,因为绝大多数的书几乎是全新的,只有少数有翻阅的痕迹,有的甚至塑封都没有打开。
其中一本《唐诗宋词》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被主人标注了大量文字,而且从头看到了底。因为没有
自去年11月开始,我又多了一个牵挂——侄女考入德州七院,来这里上班了。惦记她的安全,疏解她工作的烦恼,还要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
今年国庆节放假,侄女随我一起回老家,她只停留了半小时,就又返回德州上班了。自从7月到ICU工作后,时间一直比较紧张,但对她来说也是锻炼,只要经过了ICU的护士,那么到任何一个科室都能适应得了了。
这次回老家的路上,聊起工作来。侄女说基本工资降了一半,还说起人事科长的专横跋扈,想起她那副凶相就想辞职不干了。又聊起侄子刚上大学的事,侄女说他弟弟迷恋游戏,让她买游戏机。我说不能给他买,还开玩笑说“玩游戏还不如谈恋爱呢”,侄女忽然说了一句“谈恋爱还有骗人的呢”——这些话让我记在心里,一直赘赘着。
回到德州,赶上我值班。坐在办公室里,又想起那天在车上与侄女的对话,就想跟她在微信上聊几句。不为别的,一是嘱咐,还有也是敲打。
在告诉侄女来拿爷爷捎来的树杮子后,我告诉她:
(2022-09-24 17:52)
9月19日下午2点,我侄来德州东站上车奔赴黑龙江科技大学。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等待后,他终于踏上了北去的高铁。
目送他走入候车室,我回到车里等待他发来高铁驶离的消息。在这个时间,种种过往如电影画面一样浮现眼前。突然想编辑一条微信,和我唯一的侄子交流一下。
2006年时的侄子
踏上高铁,知道速度很快。其实,时间过得也很快。转眼,你都成为大学生了。在我的印象里,你还是光着PP让我给你洗澡的小孩儿呢。
从今天开始,你已不再是小孩儿了。你已
(2022-09-13 16:15)
9月13日
五楼的北窗下
长青街上
路两侧杨树透出片片斑黄
女儿问
杨树两边的槐树叶为什么没有黄?
我纳闷
杨树叶咋都从里往外黄?
春风乍起时
杨树
(2022-07-28 09:30)
老婆带孩子到锦绣川玩,回来时带来一朵棉花。
很多年没见到真正的棉花了,心里也觉得很稀奇,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结果引来不少人围观。说啥的都有,有说见到棉花想到娘,感觉到了温暖;有说原来种这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万元户的;还有的说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不一而足,各有各的观感。但说实话,我对棉花几乎没一点好感。因为,在我的记忆里,种棉花就意味着辛苦,想起来全是苦涩。
在我老家,管棉花都叫“娘花”。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儿,已无从考证。但小时候,一听到“娘花”这个词,就意味着没完没了地干活。
那些年,这玩意儿从地里冒出芽来,就一直离不开伺候——缺苗时要用栽苗器移栽;刚起身就
在电话已经普及近二十年的今天,我再说这个话题就有些老套。
我这里说的是“接电话”,是自己给别人打电话时遇到的小故事,或者是接电话的人的“话术”。
之所以想起这个事,是最近打电话遇到了和数年前打电话时一样的场景。
近10年前,我的表妹刚刚初中毕业,急于打工。小姨急火火地找到我,让我在德州帮表妹找个活儿。
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哥。一个电话过去,大哥说“让她来就行”。结果,表妹来时还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儿。硬着头皮给大哥说明,大哥很痛快,“让她俩来就行”。
(2022-04-19 08:59)
忙忙碌碌一天
居然疏忽了二丫的生日
这爹当的
怎么搞的?
这事真不该忘
看着你熟睡的小脸儿
才知6年时光,倏忽一瞬
转眼间
你已从咿呀学语长成了学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