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布拼艺术

蒲团坐垫

造物思想

现代诠释

杂谈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http://s13/mw690/001mNobhzy6EJraeMaM6c&690

 

本文已经在《装饰》2013.10期发表

 

念海仙(研究生) 戚序(导师)

 

摘要:本文以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宗教道场及世俗家庭为案例采集点,通过对民间“布拼蒲团”坐垫的造型形制、纹饰等以及相关工艺进行实地考察,从艺术学视角交叉设计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解析其造型构成、归纳其艺术特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造物理念,对具有现实意义的诠释空间进行拓展思考。

 

关键词:布拼艺术  蒲团坐垫  造物思想  现代诠释

 

    西南地区民间“布拼蒲团”坐垫常见于佛、道宗教场所及世俗生活场景中,是集民间布拼工

标签:

重庆璧山

森林大火

清明上坟

分类: 十处桃花九处开——图片

    http://s1/middle/4aaf01d3xbcbf32072030&690

 

    今天是清明放假第一天,重庆歌乐山和璧山相继发生森林大火,那璧山着火的森林距离老七所在的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仅3公里左右,刚才晚饭后出门遛弯,忽然发现山火,赶紧拨打了119,再跑回家去取来相机进行记录。晚上看那着火的山地仿佛就在眼前,凶猛的火势沿着山峰顺风乱窜,烟雾笼罩了整个山林,隔着几里地都能清晰地听见竹木爆裂如炮仗的声音。从下午6点多起火一直烧到现在还没有扑灭。过火地带山高林密,又是晚上,扑救难度太大了,隔着几里地都可以看见火苗高高窜起,估计能有几十米高。心疼啊!难受啊!也真为消防官兵们担心啊!目前起火原因不明,不知是不是因为清明上坟烧纸引起的山火,如果是那样的话,老七咒那些烧纸的混帐的愚昧的狗日的东西!KAO死他(她)祖宗十八代!一群SB!真该拖出去枪毙!让他们全家都死绝!就是灭了那些愚昧迷

标签:

梁平

木版年画

色彩配置

特征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本文已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报《装饰》2011.10期发表 作者戚序,薛振河 

 

摘要:梁平木版年画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色彩配置上有别于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其他年画品类,拥有相对独立的色彩谱系,对其配色谱系的分析研究应为探寻其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色彩学的分析方法,选取我国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种类,分别提取其门神造型的色彩配置为同比研究的切入点,尝试以一种新的方法探讨梁平木版年画配色的独特性及配色工艺的发生原因。

关键词:梁平;木版年画;色彩配置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群体

群体性特征

遴选机制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本文已经发表在《艺术探索》2011.3期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331)

[内容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中造型艺术形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传承一向因循严格的师徒口耳相授的传承方式,其形态的最后完成亦非一人能力所及。因此对传承群体的保护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对传承人的认定机制中应对“群体性特征”高度关注并有与之相对应的认定措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庆梁平竹帘传承群体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群体性特征;遴选机制

 

    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中, “传承人” 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保护与传承主体系统中“人”是构成系统的核心环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可或缺的传承主体。传承人的生存, 直接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系统中传承人因素的子系统结构是由传承人与传承群体

标签:

梁平

重庆

蓝印花布

大染坊

民间艺术

文化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本文已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4期发表

作者:邓国平(研究生)     戚序(导师)

此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重庆教学名师,民间艺术研究专家刘勇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梁平蓝印花布样(作者收集)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药斑布、浇花布,是用一种传统

标签:

傅全泰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灯

扎龙

杂谈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中国铜梁龙扎龙技艺传承人傅全泰先生(照片来源,课题组自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标签:

套色木刻

渐至佳境

版画艺术

分类: 十处桃花九处开——图片

 

    这段时间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制作版画的好时机,虽然家装和研究生毕业答辩的事很多,但我还是要抽时间在画室里刻版画,这才是最让我感觉快乐的事情。这次做的是一幅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一般情况下,套色木版画都会因为颜色使用的多少来决定版数的多少,有多少个颜色就必须分多少个版,分多少个版就必须刻多少个版,非常的费工费时,即使是绝版套色版画也是省料不省工。这次的作品用了六个颜色,所以分了四个版,其余的两个颜色用绝版的方式刻印,即使这样也要刻印六次方可完成。

 

标签:

铜梁龙舞

火龙

鳞甲

龙灯

彩扎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头上无花自然香——论文


本文已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报《装饰》(CSSCI)2010.3期发表

 

3.个性鲜明的色彩配置

    以上分析已可直观地表明铜梁龙头造型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别。但在色彩配置的因素中,色彩整体效果的表达对其造型亦有重要意义,故将火龙与铜梁龙舞系列中其他作品的色彩配置进行比较,可更加全面了解铜梁火龙造型的色彩特征。

    铜梁火龙色彩整体倾向于大红。既非荷花龙的桃红(图6-3);又非蠕龙或竞技龙的朱红(图6-4)。铜梁蠕龙和铜梁竞技龙均可根据不同功用和需求配置不同的色彩,如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上翻转腾挪气势磅礴的九条大蠕龙为九种不同的色彩。但铜梁火龙在任何情况下整体色调都以大红为主,即便有冷色的出现,

标签:

四川省博物院

汉代陶艺

文化

分类: 十处桃花九处开——图片

汉代的音乐舞蹈普遍用于上层社会的各种宴集,成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当时,连一般的官僚、地主、富商等大多蓄养歌童舞女,欢歌不歇,长乐未央,华乐流转,仙风妙曼,真正是令今人羡煞!通过这些造型生动的陶俑,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盛世天府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说唱俑

 

《汉书·霍光传》载:“击鼓歌唱,作俳优。”颜师古注:“俳优,谐戏也。”古时俳优表演者多系侏儒。说唱俑可称为我国谐戏之祖,陶塑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四川谐戏艺人的形象,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炉火纯青的汉代陶俑塑造艺术的代表。

 

(2009-10-03 13:45)
标签:

木刻

版画艺术

刀法

基础知识

文化

分类: 白纸扇儿两面光——来往

    近来一段时间,艺术市场有升温现象,版画开始被收藏界所关注。但是与其他造型艺术种类相比,国内艺术爱好者对版画总的来说还是缺乏了解,媒体与社会公众对这个画种的认知度还比较低,并且大多数收藏人士都有认为具有复数性的版画价值不高,缺乏唯一性和不能“独享”的偏见,总有朋友或学生在平时或互联网上向我询问关于版画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有《鉴赏收藏》和《当代企业家》杂志社的编辑人员向我征集版画作品去推介发表,也是在询问一些关于版画创作与市场运作的相关事宜,故简要回复如下:

    版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是复制绘画的手段,它是画(绘制)、刻(工具)、印(材料)相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是通过印刷的方式来完成的绘画作品,有独特的语言系统和价值标准。印刷术是中国人的发明,版画的复数性正是其基本属性之一,所以正是版画的复数性特征使得这个画种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播功能。但是如果将版画放在纯艺术的范畴中来界定的话,它与现代平面印刷也有不同,主要是美学功能上的区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