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诚斌
何诚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1
  • 关注人气:3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文学

小小说

文化

分类: 长短小说

                                                          安庆晚报·文学 2013年10月23日

鲶鱼长得不丑,可呆呆的,智商低。街坊邻居都说鲶鱼是被他父亲打孬的。鲶鱼快四十岁了,仍光棍一条。父亲托人说媒,可女方与鲶鱼接触不到一小时就发现他大脑有问题,再丰厚的家产也不稀罕。

标签:

文史

文化

分类: 历史杂谈

明末的顾炎武读了很多史书,是下功夫读的,并将见解感想记录了下来。我也喜欢读史书,读顾炎武读过的书以及顾炎武的读书笔记《日知录》。我发现我的一个思考延续了他的一个思考,或者说我们共同遇到了城乡变迁的问题。

顾炎武的时代农村人纷纷移居城市,他觉得这不好,便找原因,他找到了,特别忧虑,他说:“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他真的揭示了社会弊病,还是书生的一己之见,杞人忧天?他像现在我常常怀念乡村一样怀念着他小时候的村庄:“予少时见山野之氓,有白首不见官长,安于畎亩,不至城中者。”为什么人们都往城里跑呢?是由于农民税赋太重,做庄稼挣不到多少钱,甚至养

标签:

文化

戏曲

黄梅戏艺术节

分类: 安庆戏曲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有一首诗《坑死人歌为郝郎作》,诗云:

扬州曲部魁江南,郝郎更赛古何戡。

出水莲初杲日映,临

(2012-09-07 09:45)
标签:

皖江人物

文化

分类: 桐城文派

桐城派因姚鼐而声名更隆,规模更大,影响空前。如果姚鼐拜戴震为师而被戴氏接纳,那么桐城派的发展趋势或许会有所改变,要么“三代而终”(方苞、刘大櫆、姚鼐),要么举大旗的非姚氏而为别人。

乾隆中叶,徽州休宁人戴震崛起,成为经学领袖、皖派宗师。当时大多学者热衷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经学,钻研儒家经典,对字、音、义进行考证训诂诠释,形成了人气旺盛的“乾嘉学派”。经学也叫汉学,有别于讲求“性与天道”为特质、力主阐发义理的宋学(理学)。桐城派崇奉宋学,“学行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姚鼐不知是对汉学有兴趣,还是受时风的影响意欲“宋汉兼修”,或者戴震太有名望了,他跟众多书生一样乐于追随,以入戴门为荣?

(2012-08-17 08: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直系血亲长辈,还有两个老人健在,一个是我二伯,一个是我大姑。我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琢磨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这两个年过九旬分隔海峡两岸的亲兄妹,会不会彼此想念对方?他们的矛盾真的不可化解了吗?我的姑父,还有早年与大姑离了婚的前“姑父”,都已经去世,长眠于地下。

大姑的第一次婚姻,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她表哥,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这个书生曾是我二伯在台湾一直思念的亲人之一,他们是儿时的伙伴,少年的学友。1991年,我二伯首次回乡,带我大伯、我父亲、我表叔——即我大姑的前任丈夫,一起旅游,北京、西安、黄山……二伯没有带我大姑去,也没有带我姑父去,这让我大姑非常生气,等二伯回来的时候,写信骂他,与他断绝关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