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碧青

怀念

情感

文化

小说

分类: 随笔

 

世开在学校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经常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所以他的学业非常顺利,不知不觉就两年时间下来了,世开毕业后分配到了远在外地的永安县工作,世开完成了牛家人从农民到公家干部的转变,这件事震动了整个牛家沟,村民们不断地来到牛家问长问短,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你们世开终于跳出农门了,也是咱们牛家沟的一件大事,我们牛家沟上追两代也没有一个公家人啊。”一位80岁的老汉拍着牛祖有的肩膀笑呵呵地说。

而面对这样的话语,牛祖有却高兴不起来,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都是扯淡,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娃娃远走高飞,我那50多亩地只能靠我老汉一人种了。”

崔秀梅对世开参加工作一事喜得合不拢嘴,她逢人就讲:

“世开能有今天,全凭了我的谋划,这娃终于成国家干部了。”

于是,秀梅和凤兰忙着给世开准备被褥和几件衣服,把破了的衣服再缝补一下,把被褥拆洗了一遍。

 录用通知规定世开在5天内要在新单位报到,永安离牛家沟有200里远,要走三天三夜,于是世开提前三天就动身,赶往永安县他先是坐驴拉车到县城,要在县城住一宿。第二天,从县城再坐班车才能到地区所在地,再住一晚,第三天再坐班车才能到永安,路上的路费也得二三十元,这二三十元对于农民家庭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崔秀梅挨家挨户地借路费,但她心里特别高兴,毕竟儿子有了工作,借下的钱将来儿子有工资还呢?她的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

世开分配到了永安县粮油加工厂,当时是很重要的单位,负责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能到这样的单位工作,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备受人们关注。

凤兰依然在牛家忠实地履行着媳妇的职责,她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还帮助公公下地干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她从心底生出一线希望,自己的男人成了公家人,等自己的男人在永安县城站稳脚跟,肯定会接自己和女儿去那里享福的,她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蜜的。

世开刚到单位工作了半月时间就给凤兰写了封信,凤兰请村里念过书的人给她念了信,知道了自己男人工作很顺利,并且打算明年接凤兰也来永安居住,只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他自己还没有住处,在单位和其他几个职工住集体宿舍,公公和婆婆听了,也特别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单位工作忙,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世开的信越来越少了,永安又离牛家庄远,关于世开的消息杳无音讯,于是村里和凤兰相好的姐妹们便对凤兰说:   

“凤兰,你可要长个心眼啊,是不是人家牛世开成了公家人,不要你们娘俩了,人家是不是又有人了,和女干部成家了?你可不能像憨憨一样死等着,你要多个心眼呢!”

听着这些话,凤兰不得不多想,在多种情况下,凤兰把自己想去看男人的想法告诉了公公和婆婆,没想到他们一百个不同意。

在无奈的情况下,凤兰回了趟娘家——黄家湾,她给父母原原委委说了这件事,可老实巴交的父母亲也不知怎么办。

刘玉堂边抽旱烟边说:“你是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们都是几辈辈的农村人,什么也不懂。依我看,你就乖乖地在牛家当人家的媳妇吧,再说这么远,你连路费也掏不起。”母亲李芝英对凤兰说。

“三姐,我看你还是去比较好,至于路费大家可以给你凑齐。”念过书的二弟坚决支持凤兰去永安找世开。

二弟的支持坚定了凤兰的信心,她当即表态准备去永安,于是,刘玉堂和二弟给她凑了10元钱,作为路费盘缠。第二天凤兰又回到了牛家沟,将她唯一的家产一只奶山羊以五元钱卖掉,于是不顾公婆的强烈反对,拿着十五元钱带着女儿徒步踏上了寻夫的路,因为路费少,她们不敢坐车,只能靠步行了。

她带着6岁的女儿开始了漫长的跋涉。她们渴了喝点河水,饿了敲开农户的门讨饭吃,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十来分钟,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当头,顶着酷暑一路向前。

陕北高原,沟壑纵横,荒凉至极,路边要找一棵纳凉的树都很难,由于天气炎热,走得女儿鼻子里流血,凤兰就引她到沟里用河水洗一洗,然后继续走,晚上走到离乡镇不远的一个叫做寺庄的村,她们敲开一家旅店的门,付了两元住宿费,住了下来。

“你们是要去哪里啊?”店家问。

“我们要去永安找孩子她爹去。”

“很远啊,什么时间才能走到?”

“什么时间到算什么时间。”

店主看见她俩可怜,晚上给她们熬了一锅高粱稀饭让她们吃。她们住的是一大间的女客房,房里边是一盘大炕,能睡十二三个人,炕上铺着毡和褥子,小女儿没有出过门,能住这地方感到很好奇,蹦蹦跳跳地看这看那,问个不停。但是凤兰却没有心思和她说话,最让她挂在心上的是,这次去永安,男人还会不会认她们,她不会再组建新的家庭吧!

第二天天一亮,她领女儿吃了店主的两个窝窝头后,又带领女儿走上了漫漫路途。

七月的陕北高原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农人们不是在田间锄地就是上山割麦,路的两边长满了柳树槐树,前面是一条简易的土公路,偶尔有两三辆马车驶过,扬起一道道黄尘,每当马车过来时,女儿就喊叫着:

“妈妈,我走不动了,我要坐马车。”

“听话,孩子,咱们那点路费哪够坐马车,坐了马车你就没有住店和吃饭的钱了。”

“孩子,听话,我们再走六天就能见到你爸爸了。”凤兰哄着女儿,肚子里犯起一阵辛酸。

女儿哭一阵闹一阵,听了妈妈的话后又开始走了。(未完待续)

阅读    收藏 
(2010-01-09 09:30)
标签:

碧青

纪念

情感

童谣

杂谈

分类: 人生百味

陕北童谣

 

1.脑畔上有个谁?

  有个刘大锤

  哈来到我们家串来嘛

  怕你们狗咬哩嘛

  拿棍棍打嘛

  棍棍脑皮袄着哩嘛

  把皮袄穿上嘛

  穿上皮袄怕虱虱咬哩嘛

 

2.雁咕噜雁咕噜摆溜溜

  黄米干饭狗肉肉

  你一碗,我一碗

  剩哈你娃没碗碗

  拿起个碗碗没爪爪

  拿起个勺勺没把把

 

3.天上有个啥

  有个星星

  地上有个啥

  有个箩

  箩呀箩

 

4.捞捞饭,打豆腐

  锅头坐个你二舅

  没好吃,炒屁吃

  屁焦蓝,曛得你二舅大跑蓝

 

5.噢噢 乖乖睡觉觉
  山上来个老道道
  头上戴个草帽帽

 

6.噢噢,娃娃睡睡 
  对面山上掐谷穗穗 
  掐得谷穗穗喂鸡鸡
  喂得鸡鸡下蛋蛋

 

7.鼻子疙嘟嘟,像个你姑姑
  眼眼黑豆豆,像个你舅舅 
  耳朵疙抓抓,像个你奶奶 
  口口疙啵啵,像个你嫫嫫

 


 

8.小娃吃烟,屁股朝天
 老婆吃烟,满炕捕趔
 老汉吃烟,又香又甜

 

9.娃娃乖,娃娃乖,核桃枣儿满怀揣;
 娃娃亲,爱死人,娃娃懒,浪倒没人管;
 娃娃坏,没人爱,一屁打在红石崖

 

10.捞捞饭 ,煮鸡蛋
  吃得乖乖往起站
  捞捞饭 ,煮公鸡
  吃得乖乖圪僦起


11.倒队,扯锯
  扯到外婆家枣树地
  外婆打、妗子骂
  外爷给两颗干枣枣哄回可吧
  呜哇、噔嚓
  路上拾的个鸡腿把
  啃不下,咬不下
   正好给他外爷做个烟锅把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