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面就是曾经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晋祠梁衡的散文,文字很美。自己完全赞同他对于木雕盘龙的评价。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
标签:
杂谈 |
分类: GIS&IS |
今年又有一位与GIS有关的学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Luc E. Anselin。此外,Peter Haggett也当选为外籍院士。Anselin主要从事空间计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GeoDA软件相信很多人都下载和使用过。下面的介绍来自于《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一书的翻译。另外,他2007年已经转到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标签:
it/科技 |
分类: GIS&IS |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中,可能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矢量和栅格,而在概念模型层面,就是场(Field)和要素(Feature)模型了。
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管理现实的地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模拟,以服务于我们的空间决策。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点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建模。在该抽象过程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识别出两类地理现象,一种是连续的分布在所要表达的地理空间中,比如气温,在地理空间中每一个点上,都可以度量得到一个气温数值。而不能说这里有一个气温,那里也有一个气温;另一个是可以辨识的一个个地理实体,如城市、河流、道路等等,每个实体都有其空间分布和属性特征。对于这两类现象,可以分别用场模型以及要素模型来概括之。前者实际上是借鉴于物理学的概念,如电磁场等,可以抽象为空间到数值的一个映射。而要素模型,有时也叫对象模型或者实体模型,其组织更像关系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
场和要素模型的较早提出,应该是Goodchild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Couclelis也有相关论述。另外,在Interoperable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GIS和Spatial Databases: a
Tour两本书中,也对场和要素模型进行了
分类: 纪念币收藏 |
分类: 纪念币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