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旅人
旅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5
  • 关注人气: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08-04-21 00: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日志

<一>


   《贞观长歌》看了过半,小人物闵国器的出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先假装道观、蛮价卖字,为了看如画舞歌让太宗苦等半个时辰,又冒名应试当众撕榜,又着实让太宗爱恨交加。可在其在地方任职四年之间,政绩显著,又为了表达对如画姑娘的爱意不惜犯夜,终于让太宗委以重任,派往泽州担任司马,可谁知此去便成了永久的悲剧,遭人陷害,惨死狱中。其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如画姑娘那一声“相公”。。。
    作为寒门子弟,闵国器却胸怀大志,敢作敢当,实在令人佩服。最后能够因为一名舞妓能够不惜冤陷牢狱,更是向世人阐述了爱情的忠贞。可就是这样一个智勇才俊,却落得惨败境地。相比朝廷内阁,李恪、侯君集、魏征无不是性格刚烈,可论谋略论地位却胜人一筹高人一等,这也是他们能够长青的原因,也说明了小人物闵国器的命运。
   历史如此,现实将来也如此,人生的意义也许不因短暂悲壮而黯然,但却失去了更多的精彩和机会。也许正如某人所言,当你还是一颗小草的时候,就不要动大树的心思。“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可你别疏忽了,青松脚下的雪远远多于身上,青松也是通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文学

   安康公主在《贞观长歌》里的戏份很多,从天真的少年,到成熟的中年,她的大半生都让我们尽收眼底。通过她的情感经历,我们不得不有所感悟。

  与慕一宽的相识相知很是偶然,可情投意合跟患难与共却是众所周知。他们在心里早就“非君不嫁”、“非君不娶”,谁知生活中的阻碍却一个个的来临......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全,安康毅然的答应嫁给狼子野心的突厥首领夷南;死里逃生后,又迫于皇室的礼法和父母的颜面,满心委屈的嫁给曾经差点非礼她的独孤谋。可见,人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啊。连公主都无可奈何,更何况我们啊。


  一生之中,最美好的爱情未必在初恋,而且人们对初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心里总会有一个最爱的人吧。其中又有多少人,因为始料不及的变故,而没能和他(她)长相厮守呢?假如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面对?他们俩做出了很好的阐释:

  1、在荣华富贵和感情当中,毫不犹豫的选择感情;
  2、在国家兴亡和感情当中,义无反顾的选择国家;
  3、安康用岁月的流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

   在《贞观长歌》中,几乎每个女性都有自己性格的转折点,而郑丽婉也是如此,我想就她在全剧的性格变化以及她的为人处世写一个我自己的想法。

    刚开始看郑丽婉出场,觉得她是一个聪慧异常的女孩,与阿史那云的大智慧和安康公主在政治力量中周旋的本领不同,郑丽婉更贴近于我们眼中的才女,在她不知道道士预言之前她的所有表现都让我觉得她的智慧是在一点一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是当她对父亲说道士的预言时,我还感觉她像个小女孩的远大梦想,她所有的表现都任性的像个孩子,尤其是在对陆爽一事时她的不屑一顾,直到进了宫,见到了皇上,才觉得皇上真的吸引了她,而皇上对她也是非同一般,这时她的感觉应该是幸福的,因为马上就要实现了梦想,而爱她的父亲被她弄的没了办法,也只好把她曾经定了婚的事瞒了起来,当剧集演到她窥破李蹟出任不了仆射时,让我感到她对政治有着敏锐的感觉,但画外音告诉我,她的聪明并未让她看见她的应有结局,聪明的人一旦为了自己的功利失去了理智的头脑,便只能“糊涂一时”了,在她出嫁前有个镜头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她跟身边的一个侍女有点生气

标签:

阿朱

萧峰

《天龙八部》

虚竹

分类: 思考

记得有一篇很好的文章分析虚竹,这个人物并非毫无意义,他的性格和经历恰恰和萧峰形成很好的对比,引文如下:
   “《天龙八部》中人物离奇,情节的合理性让位于意境和寓意,无不有过人之处,有帝王公卿,有江湖豪客,有长生的术士,有俊雅的少年,有神仙天人般的美女,有匪夷所思的武功,有阴谋,有复仇,有陷害,有误会……天龙八部,人与非人,同聆佛法,从南海到北国,从姑苏到天山,果然是北冥有鲲,化而为鸟,横绝四海。这么恢宏超常的众生,结篇却是发了疯的慕容复在坟园沉浸于帝王的幻想,一群小儿嬉笑着扮演臣民换糖吃。一个明白不过的寓言:红颜白骨,才能、功业、野心、爱恨如露如电,梦幻泡影。在这个寓言之下,那前面五大卷的热闹同归于一个幻影,悲天悯人,《天龙八部》里奇异的缘法,未必是颠覆英雄主义,但至少有着深刻的悲伤和疑问,亦正是这悲伤和疑问,成全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
    
    金庸在释名篇里暗示,他乃是以佛教中的天龙八部象征小说中的人物,这八部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天龙八部的神道精怪,来源于印度教,诡异神奇,佛教在和印度教的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