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4-02-07 12:03)
分类: 附庸风雅

 

上文贴出,微微笑网友说她老同学的名字中有“绮”,习惯念yi;晚亭网友也说她的小学同学名字里也有“绮”,同学们也都念yi

微微笑发疑问:“是勿是上海闲话如此发音?”

我的那位同学也在文后留言,说她家“祖辈就是这样念下来的”,是“广东某地特有的说法”。

(2014-01-14 08:14)
分类: 我的生活

 

  “九段锦”一词是我生造出来的。

  前年游嵩山少林寺,我特意选择在少林寺景区内宿夜。虽未闻晨钟暮鼓,但用心气,是可体悟到山林寺庙该有的静寂氛围的。那天晨起,林间散步,见有僧人在练功,动作似太极,实非太极,请教后,方知是八段锦。

  八段锦流派甚多,少林八段锦,似乎更有魅力。我学练少林八段锦,快一年了。

  八段锦,八个动作,简单易学,随时随地,都可练。且费时不多——完整做一遍十分钟;占地有限——二平米

(2012-10-20 09:07)
标签:

杂谈

分类: 附庸风雅

韩愈在《师说》里劈头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得很精辟。

现在到处有称人为“老师”,或被人称为“老师”的。

我自到某网站露一小脸,网友见文留评,大都称我“徐老师”,甚至比我年长两轮,与我父亲同年的老兔子孔教授,也称我这只小兔子为“徐老师”我听了很不习惯,幸而是在网上,互相不见面;此刻,如若寻镜子照一照,我的脸许是通红通红,难为情煞。

按韩愈对“师”所下的“传道受业解惑”六字定义,被人称为“师”,是何等样高的“待遇”?

 

(2012-05-25 06: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圈外谈红

《红楼梦》里多处出现“促狭鬼”这个俚语。此处也可得曹雪芹幼时在南方生活过的一条证据。

也可再得一条证据,此俚语至迟在明末清初已经存在了,它的生命力蛮强的,距今有四五百年了。

促狭鬼,是南方江浙一带的方言。“促狭”,《辞海》解释说,是气量肚量狭小,性情急躁的意思;促狭鬼,就是阴毒使坏的人。

《辞海》的解释,我觉得不够完整。促狭鬼的词义,因使用的人或场合的不同,是可以转

(2011-11-06 10:06)
标签:

情感

分类: 我家小猪

收到UNDP的实习OFFER

 

小猪去美求学,除了开初半个月,只有我们打电话给她,没有她主动打电话给我们。

上上周六,按约定我们上午要视频。每周一次的视频,对我和她妈妈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大事。

标签:

情感

分类: 随感随录

关于俞平伯先生的《浮生六记年表》

 

(本想花些时间把《沈复陈芸年

(2010-10-12 20:21)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附庸风雅

记游松潘古城

 

说是记游,其实名不副实。

去年10月11日,我九寨黄龙游的最后一天,因

(2009-08-04 21: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圈外谈红

曹雪芹的残句诗

 

举凡红迷,没有一人不期望多些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其人;也没有一人对曹公的生平经历、家世交游不充满好奇。遗憾的是,现存有关曹雪芹的传记资料,很匮乏。我们只能从曹公友人诗作所涉的片言只语中,去猜想判断。而这类诗作的数量又是极为有限,这更增添了几分我们对曹雪芹雾里观花的感觉。

曹雪芹个人生活故事的起承转合,他无法预作设计,故只得写一部《红楼梦》来按自己的心意安排了。就此意义说,对曹公了解得多与不多,本也无所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