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久等禅
久等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2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08-10-22 21:40)
标签:

杂谈

    有关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理论有多种,现在简单地分述如下。

  1、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个体无意识和过去情绪经历的理解,可以帮助求助者理解其行为的动力和原因。

  2、适应理论:适应性不良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维持的作用。因此,它假设当适应不良行为改变为适应性行为时,危机就会消退。

  3、人际关系理论: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并且具有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个人的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其对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理解在于,它认为一个人的控制权的外失与他的危机会持续相等的时间。其目的在于将自我评价的权力交回自己的手中。

  4、系统理论: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即认为“对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要素都相互关联,且在任何相互关联水平上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应用于危机和危机干预时,其注意的焦点不是强调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部反应,而是关注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常涉及到一个情绪系统、一个沟通系统及一个需要满足系统,且所有属于系统的成员都对别人产生影响,也被别人影响。其最大的

 

    自卑(inferiority)自我评价偏低。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自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受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和自满正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质,却都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现。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