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竟无
张竟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21
  • 关注人气: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图书

出版

李叔同

弘一法师

文艺观

批评

“先识后艺”:李叔同文艺观辑评

  张耀南 辑(2010-4-4,18:00,官园)

 

    一、“先识后艺”提出之背景

    李叔同出身于津门世家。有如同时代的少年人那样,他接受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在阅读各种儒家的典籍中完成的,且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已开始表现出了对历史发展潮流的敏感与呼应。

    1895年,他在考入天津辅仁书院学习制艺(八股文)的同时,又另行请人教授算学与外文,说明他不只精读传统国学,对新学亦很留意。此后两三年,正当由甲午战败所引起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潮风起云涌之时,还是少年学子的李叔同,虽说不上是直接投入这一思潮的人,但其思想情绪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是与这一思潮息息相通的。他在多篇县学课试文章中,表达了期待变革某些现行体制和以西方科学技术振兴故国的强烈愿望。如在“策问”《论废八股兴学论》一文中说:“吾中国以仁厚之朝,何竟若是之萎靡不振乎?……其故实由于时文取士一事。”“时文”者,“八股文”也。他在回顾了八股文的历史之后指出,

标签:

许寿裳

鲁迅

传记

书评

杂谈

《鲁迅传》

张耀南撰(2008-12-18,19:20起,20:28迄,官园)

 

 

之封面

    1946年6月25日,63岁的许寿裳应老友陈仪(时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之邀,赴台就任台湾编译馆馆长。馆事之余,开始写回忆、研究鲁迅之文。至1948年2月18日遭害,约一年半时间里,许氏完成《亡友鲁迅印象记》之大部、《我所认识的鲁迅》三分之一(约8万言),字数超过前十年之总和。本次《鲁迅传》即上述两书之合辑。

 

之封底

    陈平原以“挥洒自如”评本书:

    “表彰尊师的‘大传’,与追怀好友的‘回忆录’,不用说,后者更容易放得开。同样朴实真挚、情深意切,《亡友鲁迅印象记》的挥洒自如,与《章炳麟》的体例严谨,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二书同样包含大量第一手资料。……没有几十年的友谊以及足够的崇敬之心,

(2008-03-31 18:39)
标签:

五行

国学

传统文化

书评

  《五行文化系列》补白文字

    张耀南辑(2008-3-11,15:43起,2008-3-17,18:05迄,官园)

 

1、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2、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3、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尚书大传》

 

4、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

 

 

                         萧一山《曾国藩传》之封面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

封面:

以西方学术框架整理本国固有文化,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使固有文化“解体”,把固有文化“整成一堆材料”;二是使固有文化“光复”,把固有文化“整得身板硬朗,站立

周汝昌《定是红楼梦里人——张爱玲与红楼梦》

                 

 

(2006-07-18 11:48)

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社会人类学的奠基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