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距离家不远,于是中午就直接步行去。
去的时候,因为忙于赶路,没有注意路边的风景。
原来单位的几位年轻人恰巧坐在我前排,电影散场后,我主动搭讪她们。大家都很惊喜,亲切。小汪的孩子长到快上学的样子,海霞的女儿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小武和朋友还是那么潇洒地大声和我打招呼。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小健,他说坐在我后排,结婚了还有些羞涩的模样,但快乐地介绍他的对象,幸福的孩子。
电影结尾,抗战胜利,照像馆里的人都看到了对敌人的审判,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和带出的照片是直接的不可抗拒的证据。
带着抗战胜利的喜悦和遇到这些孩子一份幸福,确切地说是同志,走在热情的街道,脚步也格外轻快。
道路两旁都是几十年的法桐,高大粗壮,叶子也碛大,把阳光遮在外面。道路不宽,两边停放的汽车占据着,我穿过马路,在也停放着汽车的步道上行走,阳光西照时
老院儿里丝瓜艰难地爬上墙。
有的爬到半道儿,挂在墙上几天,后来在雨中或风中,滑落下来,和一堆杂草混为一谈。有的爬到墙头,顺墙上橫着继续爬,开始结出小丝瓜了。有的挂在墙上,她有更多的须蔓牢牢抓住了墙缝,结果也开始结瓜。有的沿着电线开始攀援,前面的藤蔓努力地向前伸展,有一丝希望会让生长在前的蔓,因为一场风,或者因为我,把她们挂上电线,有了继续爬行的可能,于是,也轻松地结起了丝瓜。
院子里丝瓜,是我在初夏埋进的种子。原来想地里会自动冒出去年遗落在外的丝瓜种,结果早市上出现新丝瓜开始售卖,我还没有看到有丝瓜秧长出来。时间还来得及,便把老丝瓜拆开,在墙根随意挖开几个坑,埋进一些黑籽。妻子帮我浇了水,再封上土。放任她们自己生长,没有架架或辅助根杆助其延长生长。能爬上墙或电线以及其他可以攀援的,我会再动手领道。我相信她们到秋天会给我收成。
过了处暑,天气立即变了。没有了闷热和潮湿,清凉得很,穿短裤去早市还真一下子就凉了。
昨晚下了一夜的小雨,早上依然去早市,出发时也没敢穿短裤,穿了长裤,到早市时还是顠着小雨,撑把伞。摆摊的早出来了,那时雨停着,不想又顠上了。有人头上罩个塑料袋,有人干脆就那么不怕地淋着,有大摊的支起太阳伞,他的车他的肉他的菜他的梨他的豆腐都在伞下。
虽然是小雨,还开了车子,但只在条街走一趟,便走湿了鞋子,鞋子进水,走湿了我的袜子。那些把自己家园子里昨晚采摘下来菜和水果运到早市的人,坚持着在雨中,争取多有几位主顾光临,顺手买走它们。
葡萄摊的老妇被开玩笑着,这天昨还来呢,掉钱眼里啦。她笑答,对,要不也得去南关卖。哈哈,其实是一种瘾,劳动的瘾,果实换俩钱的瘾,闲不住的瘾,快乐瘾。
就像豆角摊前瞻的对话一样,
前天早晨,天空的云一朵朵的,上面印着红,很好看。
不一会云就在市场上空集结了起来。我赶在下雨前从早市走回了家。
走到转弯的地方,看到天黑下来,而且格外潮湿闷热。
那一排栾树,才开起小黄花,而大马路上的栾树早结起了灯笼。他们相差这么远,仿佛,这一排树才走到夏天?他们说,冬天
还远着呢,到时我们也会结果的。
到家不大工夫,雨直刷刷地下起来。谁也没预报,雨就下得挺大,没有风直直地下。
早市的人,无论摊主还是顾客会有不少人被雨浇。
上班经过时,看到小雨中,街道边的树下,有一小堆玉米、土豆、茄子摆在雨中,旁边停放着的三轮车上有小棚,卖菜人会躲起来避雨,路人会跑到有有屋檐的地方。
那天也很热,中午,我和仨个孩子去水库边,参观水利工程的微缩景观。从海滨大坝的报道,全民肩挑手推地建设拦海坝,到红旗渠……正好赶上有风,吹着。
孩子们一同回忆着有关出行的往事。在水库边看到有两人正在钓鱼,便寻路走下去,在水边,踩着水和钓鱼人闲聊。有风吹过水面,我们踩着沙子和水,在阳光下晒着乡下的阳光,吹着水库上的风。
在小岛上的栏杆上插着整齐的红旗,随风起动,一个方向展开,整齐而漂亮。

许地山在《忆卢沟桥》中说:
“它不必记着历史,反而是历史记着它。”
早晨在河边的林荫小路行走的时候,穿过果园西路南桥后,在那片有杏树的小林边,停泊着一辆三轮车,靠近南侧的门开着,没有留意里面的人,但知道那是清洁工的车。
于是不再意地从旁边走过,到近前的时候,才看到驾驶室里坐着一位妇女,正端着方便餐盒低头她的早饭,白米饭和花卷或是什么面食,但不是青菜或者红烧肉类的,车后箱里装着麻丝袋,底下覆盖着什么,不是脏乱的黑,也是不是清扫工具。
她比我早到,我去上班,迅速从她车旁经过,知了也在那些树上叫着。
过了立秋,北方的天依然热。
我走路去上班,在南河岸边的树林间,看不
到大马路,只看到河水和小草,知了声音很大地歌唱一路。热得有些出汗,但还是树林中的微风多一些,凉爽也算。偶尔的深呼吸一下,小草都很青绿,在微风中很精神地生长。
我已很久没有这么在绿色中走路上班了,有一种找回上学时和过去的时光的感觉。临近温泉桥边的那片地里的那棵桑葚树仍然在,上面还结着渐红的桑葚。
一年前开始这条河边一直在施工,我担心这棵树早被砍掉了,始终没有敢去验证,今天恰巧路过,特意转到有那棵的树的那条小道,结果喜出望外,这棵桑树仍然在。
进入古城的人真的不少,我们也像游客一样走在傍晚的古城街道。
其实不用你是不是外地来的游客,走在古城的街道上,
知了
在立秋过后叫得更加干脆了,
不带一丝一毫的水分。
有人说是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