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5-02-19 16:56)
标签:

南太湖石

狗洞黑

分类: 收藏
收集了几方小品南太湖石。
这方像一只霸王龙,空洞奇巧,手感细腻,把玩时对手掌的穴位有按摩作用。


这方像一只凤凰,尤其头部,尖尖的喙,头上立着冠宇,身形华美逼真。
(2024-11-10 22:59)
标签:

文字

分类: 小说·故事
小时候,无论多穷人家的男孩和女孩都会有两个铜钱,女孩用俩铜钱做毽子坠,还要鸭子的空羽管插上大公鸡的羽毛。公鸡屁股上的羽毛又宽又长又鲜艳,为了做毽子,秀把她家的大公鸡屁股都薅秃了,现在我见了秀和她老公抑制不住笑,秀问我笑啥我摇头说没啥,不过还是笑,因为一看到秀的老公没有多少头发的脑袋 ,我就会想起来被她整秃的那只秃尾巴大公鸡。男孩用俩铜钱当做泥钱的母钱,做泥钱也好玩,先取土,和泥,泥要无数遍揉,摔打,擀成泥饼,卷起来搓成长条,掐小段,用手心揉成泥蛋,把泥蛋用俩铜钱夹上木棍串起来前后一滚,取下来阴干,再晒几天就成了。小窍门是铜钱每次沾点肥皂水,做的泥钱表面光滑,连铜钱上的字都印得清清楚楚。玩法与弹玻璃球差不多,不过不用挖坑,一人做庄,立起一个泥钱守门,把每个参加的泥钱立着用中指使劲弹出去,嘴里还咬着牙喊“去你的吧”!玩的人把自己躺平的泥钱弹回来,如果弹四次把守门的那个钱撞倒,就赢了那个钱,撞不倒,就输了你的钱。回弹每次还配着相应的一句
(2023-10-17 18:42)
标签:

朋友

人生

分类: 生活
 昨晚在微信群忽然看到朋友转发的一条水滴筹:小尹意外摔倒,重伤进了ICU,需要昂贵的救治费用。
 好久没有小尹的消息了,有消息竟然是这样的消息,惊到了我!


 小尹是十多年的老友了,因工作有缘相处,他是入驻单位的第三方公司,初见还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不高,微胖
(2023-02-20 01:06)
标签:

书评

美丽的流浪

柏瑞尔·马卡姆

分类: 评论
柏瑞尔 ·马卡姆,1902.10.26生于英国莱斯特郡,1986.8.3在内罗毕家中猝然辞世。
姐退出了江湖,江湖上永远都有姐的传说。

在世界文坛,以传奇和冒险著称的女作家非柏瑞尔莫属,她是非洲大陆上第一位有执照的女驯马师,第一位女飞行员,第一位从非洲飞回英国的女飞行员,第一位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包括男性)。四岁随父亲移居非洲,养马,赛马,飞行,打猎,打猎是猎狮,我们眼里的传奇都是她生活中的日常。
今天读完了短篇小说集《迷人的流浪》,收录八个短篇,分四部分:
(2023-01-18 02:39)
标签:

修驴蹄子

解压神器

分类: 评论
 
(2022-11-14 21:31)
标签:

人生

余韵

分类: 散文诗歌

《桉树》,一口气看完的,几乎。这本12万字的小说,有一种别样的轻盈。

桉树是澳洲的国树。第一次了解桉树,是在凡尔纳《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探险者横穿纬度37°的澳洲,在阳光炙热的沙漠边缘,那些大片的桉树林,高大挺拔,树冠极小,叶子半透明,与阳光有一个倾斜的角度,因此,树荫淡而稀疏,地面的草本植物没有了庇护,完全没有热带雨林的葱茏凶猛。

   越是高大的桉树,果实越小。

   不仅有君临天下的王桉,在干旱的戈壁沙漠,高寒地带和贫瘠的岛屿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小说·故事


秋庄稼都进了场院,秋假也快结束了,我正想给商量返校的事,她倒是找上门来了。

(2022-09-24 09:17)
标签:

城前

学校

分类: 生活

让一颗不再年轻的心,来回忆那些年轻的岁月

(2022-07-17 20:57)
标签:

林徽因

分类: 评论
      从少男少女时开始的印象,是诗人的林徽因。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多少人是读着这首诗情窦初开,诗的韵律,机敏的情感和变幻的意象,浪漫的联想,特别是昂扬的调子,我感觉这是在与雪莱同行。后来,我读到“中国的雪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两位诗人在异国他乡的一场非常短暂的恋爱,成就了这篇中国现代诗的经典之作,徐志摩也安坐上浪漫诗人首席代表的位子。
浪漫诗人是最能装逼的诗人了,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徐志摩:我挥
(2022-07-11 18:16)
标签:

林徽因

钟绿

分类: 评论
我们一般认为美女总是高傲的。美女真的高傲吗?
对于美女比较漠视或者冷淡的只有一种人,就是比美女还美的美女了。所以说我就不太明白,林徽因的第二篇小说《模影零篇__钟绿》,写的是一位绝色奇才的美女的故事,这篇短篇小说原载于1935年6月16日《大公报· 文艺副刊》,当时的副刊编辑是箫乾。
现在的娱乐界,称呼费玉清、齐秦叫小哥,这个称呼相当讲究,既有尊敬又很亲切,感觉那距离感拿捏得恰恰好,同样的含义,当然也有一个对应的名词“小姐”。当年,后来的著名记者、翻译家作家的箫乾,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称呼着林徽因,他们的这种姐弟友谊,一直延续到林徽因去世许多年后,在出版林徽因文集的时候,病榻上的箫乾为之写序,这篇序文是老先生的绝笔之作,为他们的真诚的友谊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