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评与论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而且二者是师徒关系,因此,在对文艺创作活动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他们都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的“文艺摹仿说”,且都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延伸和发展。
   柏拉图在“文艺摹仿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影子摹仿论”,并以理式论对其作了阐述。他把世界划分为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种,认为理式世界有一系列理式构成,它们永恒不变,绝对同一,是唯一真实的本体。在这一基本论述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几乎全盘接受,与其师保持一致。
   但是,柏拉图对文艺创作活动的认识是从哲学家的眼光出发,他所谓的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是“分有”理式世界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逻辑推而论之:摹仿,只不过是“那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只能是现象外形的再现,根本达不到真实体。在这样的论述下,柏拉图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活动论点,即:影子摹仿论。
   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文艺摹仿论后并没有沿袭柏拉图的逻辑,而是另辟蹊径,从“文艺创作活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