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5岁,她养的红金鱼死了,妈妈随手给仍了。她一直怨妈妈没有把金鱼埋在花园里。那样,在她的心里,有一个地方可以悼念那条金鱼,也象征着这条红金鱼在泥土里得到了安生。再后来,她有一根漂亮的红羽毛被幼儿园老师给没收了,她和老师要了几回,可老师说把红羽毛给弄丢了。小女孩心里非常非常失落,经常念叨她那根漂亮的红羽毛,心里放不下。妈妈说,女儿还常往家里捡一些别人遗弃的、在她看来毫不起眼的小东西。这些,对一个孩子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无论是一张小纸片、一粒豆子还是一块小石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有生命的。对他(她)来讲这些东西都是这广大、神奇世界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宝贝。我们大人不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我们观察孩子、陪伴孩子,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情感世界。那是一块还没有被丢失的、丰富的宝藏,它纯真、朴实、新奇和善良。
我写下这个羽
维尔伯被很多人视为当代超个人领域思想最为深邃的理论家、这一新兴力量的重要代表。他以几近每年一部作品的高效率进行创作,阐发自己的思想,其著作内容广泛涉及心理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并力图以超越性理念对这多方面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目前与超个人相关的著作大都会提到维尔伯及其理论,足见其影响之广。而使之声名鹤起、为其赢得原创思想家声誉的,则要归功于他在成名作《意识谱》(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1977)中,通过整合东方思想与西方心理学阐发的广阔意识模型,即意识谱理论。由于对人的意识的这一开创性研究,他被有些人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也正经由这一理论,使得他在超越道路、思想人格等问题上对超个人心疗超生了重大影响。
维尔伯在《意识谱》一书中指出,天地万物间的统一原是一切存在的根本特性,身与心、内与外、人与自然本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因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便希望为“我是谁”这一问题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从而在“我”与“非我”之间人为地划定了种种界限,以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感。生活在这种种界限内,人的各种经验被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