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电影

评论

《红》

基耶斯洛夫斯基

分类: 影視札
 


  
就像《蓝》探讨自由的条件,《白》开掘平等的前提一样,电影《红》在表达博爱的根基。基耶斯洛夫斯基把《红》作为他的三部曲收尾之作,值得重视。
三部曲都从“沟通”开始探讨,电影开场就是一组电话线穿越极其眩目的红色电缆,急速地进入深海,又在红色的拱形线条的笼罩下穿出深海上岸,到达一处闪着橙光的灯为止。伴随着无人接听的铃声,这个发出的红色的沟通信号,中断在褪色的画面上。可以想见,这是导演在提醒人注意的主题:褪色的现实。把褪色的橙色,还原为堂堂正正的红,就成为了全片的“补色”任务。我很好奇,这个“红”又是什么呢?
标签:

电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

白色情迷

杂谈

分类: 影視札


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白》的理解,比《蓝》和《红》歧义更多,可能因为对“平等”的歧义更多。

    如果从电影创作来看,电影的结尾一般会表达导演的意图,结尾就是目标。很难想像想买股票的人最终却买了基金(这样的电影也不少,多数可以视作导演的混乱)。《白》的结尾是卡洛终于找回了爱,虽然一个在监狱,一个是自由身,但平等的爱已经回到了两人中间。通过爱的故事来表达平等,是导演的一个意图。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哑语,我把这个当成一把理解电影的钥匙。

    关键是平等靠什么来维持?导演表达了三个场景:一个是法国,卡洛因为语言不通必然导致的其他问题,在法国焦
标签:

莎士比亚

古罗马

悲剧

泰特斯

安德洛尼克斯

忠君

弑君

文化

分类: 文心函


 

本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剧本之一,创作于1591年(27岁)。模仿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后65)。据剧院经理菲利普·亨斯洛记载,1592年4月11日起斯特兰奇勋爵剧团曾上演《泰特斯和维斯帕西安》,可能就是这部莎剧的别名。因瘟疫而剧院长期关闭以后,1594年1月24日瑟塞克斯伯爵剧团在“玫瑰剧院”恢复上演《泰》剧。同年它以四开本出现,这是第一部印刷出版,但未署名的莎士比亚剧作。书名页上说明此剧曾由达比伯爵、潘布罗克伯爵和瑟塞克斯伯爵的三个剧团上演过。1614年,本·琼森的喜剧《巴托罗缪市信》在“希望剧院”上演。他在序幕里写道:“谁要是赌咒说《杰罗尼莫》[基德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