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22年到岁末了。
常常提醒自己过来看看,有些东西记录一下,就算是留个念想也好,可是每每都跳过了。
今天想起,是因为早上在走廊头看到的那个病人。
11月到现在,已经是两次来滨医的眼科陪床了。
对于这里,我是常客。之前是因为自己左眼被松枝扎伤导致真菌感染,连着三年,每年都来住院,打眼针。本来医生都好了不要报痊愈的希望,但后来,它还是自己好了。后来爸爸来住院,做白内障手术。现在又是七姨,连着两次,两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上次来一个小护士看着我说这么面熟啊姐,我就笑:上次我们见面你挺着大肚子呢,宝宝几岁了?她笑:七岁了,上学了已经。这让我吃了已经:怎么,已经这么久了吗?而她,还跟当初一样,风风火火,又温暖如春。
这次二进宫老太太比上次从容了好些,这让我也很省力,不用老是宽慰她了。
今早的第一台手术,护士说早上7点半以前就要准备好,而今天周一,我需在八点半以前打卡考勤,为了时间不冲突,我不到五点就离开了医院,回来买好了饭天还未亮。
两个人吃完了饭,我把房间收拾好,出去扔了垃圾往回走,就见走廊头的落地窗前坐着一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今天来,权且算是做个记录
一转眼,五月了。昨天已经立夏。整个春天是在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中度过的。还好,住在龙湖,周围环境特别好,即便足不出户,也会看到春天来过,又走了。那天早上去打卡经过樱花大道,看到那纷飞的花瓣,已经覆盖了绿草坪的满地的落英,忽然觉得很是伤感,耳边几乎萦绕了一天林黛玉的《葬花词》。伤春,在2022年似乎有着别样的伤痕。
最近其实一直很消沉的。
不想看太多自媒体的推文。
上海的朋友上周发了一个视频,没点开,给他留言:已经不看这些东西了。心,痛。
答应朋友帮忙完善一个剧本杀,立意非常好,只是,写得我非常痛苦。至今没有完成。
五一假期去了店里。这是这个春天我第一次进店,美其名曰帮她们的忙。但,客人很少,我更多的时候是躲在角落里,守着一杯茶,捧着一本书。
五天,读了两部长篇小说:《沉默的病人》《刀锋之先》。
前一部是4月中旬闺蜜过来赏樱花送我的,后一本是马修系列中的一本。这个系列目前算是我的最爱。
昨天有书友问我能不能再推荐几本书。读书会暂停了,因为疫情。而我
开博三年了。
三年来写的文字越来越少。
尽管还想坚持也还在坚持,但却真的很讨厌自己“想写博”而不是“要写博”的心态。
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会选择逃避这里。
也许下意识里是想保护这里吧。
保护这方净土,不被我所不能左右的烦忧侵扰。
保留这方净土,在我极累时可以安静的停靠。
因此在选择2009年的主题时,我犹豫了很久,才写下了“拾遗”两个字。
这其实是给了自己一个退路:我可以继续放纵自己逃离这里,我可以只在自己有心情的时候再来这里,把玩一下值得自己去回味的种种,快乐也好,伤心也罢。
而此刻,光阴已经刻在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