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韩寒

中国

礼物

深圳机场

三重门

文化

分类: 记录中国

#给儿子唯一的礼物——韩寒#

 

知道韩寒的名字应该和我儿子有关。儿子在深圳念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想送个励志的礼物给他,以表达我对他的关心和期待。

这个礼物终于在深圳机场候机厅的书店里找到了。一本名为《三重门》的畅销书,作者是被书商誉为少年天才的韩寒。

我记得,我兴奋地在书的扉页上给儿子赠了几句言,大致是:韩寒的书值得你浏览下,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孩子,云云。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这个夏天,儿子就要赴美读硕了。我至今也没问过他有没有看过我唯一送他的礼物“韩寒”。倒是为了他的礼物,我自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韩粉”。

我买过也基本浏览过韩寒之后所有的畅销书。偶尔,也上下韩寒的新浪博客。我被韩寒有那么多狂热的粉丝而震撼,我更被一个孩子为中国的社会正义大声呐喊而汗颜。是啊,中国的大人们都死光啦?

方韩互掐事件爆发后,我感觉十分痛苦,和所有韩粉一样吧

标签:

房产

中国

中央和地方政府

住房问题

商品房

分类: 记录中国

  

  尽管,很多官员和学者在最近两年里给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很多平抑中国大城市过快上涨的楼市的政策及其工具,比如,合作建房、政府直接提供社会住房、让小产权房合法化、加开保有税、加息等等建议......

 
  有些受地产商利益支配的官员学者甚至还提出了实际上助涨的政策建议,比如,停止别墅用地出让、收缩土地供应等。
 
  上述那些积极建议都是有用的,都是西方工业化国家曾经使用过的住房干预工具,问题是一定的工具只是针对一定的干预目标的。
 
  在解决楼市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的楼市问题在哪里?
 
  问题不是商品房价格太高。因为,象深圳这样的城市房价高了,有钱人也不买了,市场可以自身调节其价格。
 
  问题不是房价上涨过快了。比如,最近两个月,楼价在下跌。市场自身会通过波动去平衡价格的水平。
 
  问题不是炒房的人太多了
标签:

房产

牙膏

房价

火箭

天价豪宅

深圳

分类: 中国地产评论

    仅仅是沉寂了一个年关之后,进入二季度,主要城市房价突然发力,在一路喊价的新盘和新地王的带动下,深圳、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楼价一路狂飙。

 

   这样十年难遇的好时机让一些正值高产期刚刚发愁的开发商得意地感叹“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在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如梦初醒。原来“房价下跌如同挤牙膏、上涨如同坐火箭”。

  

  于是,擅长调研的国务院又称:要再次调研房地产市场。
 
  资本有权自由流动,只要富人们愿意为金融资产埋单,旁人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深圳、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买房者并不只是那些富人们和职业炒房者,还有大量的工薪阶层,但这个群体拉抬的价格,会随着普通置业者的加入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迫使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高房价。甚至让他们也参与到地产投机中去。
 

  没有在事前就预料到这次繁荣,因此预测它何时结束也充满了风险。

 

   虽然深圳等城市的房价看起来是急功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房产

分类: 中国地产评论

  据说,历时一年的陕西华南虎照事件就要'定论'了。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这一事件只是中国变异化社会体制的一个最好注释。没有嬴家,除了网络媒体。

 

  其实,中国当今社会之华南虎比比皆是。因为,第一,中国这个转型期的阵痛社会每天都需要麻醉和娱乐;第二,中国这个赌徒心态社会,除了比财富外,就是比嘴大了,所以,第三,就看谁能讨媒体喜欢谁说得最好了。中国已经进入忽悠时代了,也就是华南虎时代了。

 

  我看,中国地产舆论之所以闹热。主要就是天天有华南虎,利益驱使也。我看了几年,我觉得最大的华南虎就是一个叫潘石屹的地产老板。

 

 我正是看他在各种媒体展示“虎照”才忍不住到处“开博”的。

 

 这个姓潘的前几年好象是天天说中国房价要大涨、年年房价要大涨,他还说涨的地产主要是北京以及北京的CBD区域以及那种SOHO类型的,后来我去北京看了,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在北京搞SOHO房产的房产商。这个广告也太便宜了,难怪后来有那么多的华南地产虎跳了出来。

 

 今年,一看情况不好,这个姓潘的就来了个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录中国
  我在深圳的第一个项目是负责我们深圳房地产集团承包的一个房地产交易所。当时深圳的房产中介牌照只有一两家,对于刚刚培育的深圳地产市场,交易环节十分短缺。
 
  我有两个兵。一个是老家潮洲的林小姐,三十不到,她刚刚和他潮洲的老公离婚,一个单身,两岁的儿子跟了老公。她每天骑着一个走私来的本田摩托出去接单(就是找卖家委托我们代理销售)。她的业绩出众,每月可以做十几单,个人收入也可观。
 
   我是一窍不通的领导。她分担了我的压力。
 
    有时,我会坐着她的摩托请她去海边吃饭,我喜欢她开车的潇洒,从后面看她的头盔,她象女兵,一头披肩长发在风中飘逸。我们经常会在海边的排挡畅谈,她每次说到如何从老公那里争儿子被打的过程就泣不成声。她说,潮洲男人结婚就为生儿子,几乎是全部的目的。林小姐是中专生,她不是传统的潮洲女人,她特别自信,她唯一伤心的是她为先生打掉了六胎,仅仅是为了生儿子,而现在,她每天想着分离的儿子。我每次都是一个很好的听众。
 
   另一个兵来自武汉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录中国
                      
 
  第二天下午。风沙很大,满天飞扬。校园里安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主楼广场上同学们迅速聚集。可是大赵不见了。
 
   我们到处找。结果,在外语系女生宿舍把他抓住了。我一脚揣开门,大赵正气喘吁吁地穿牛仔库,赤裸而壮阔的胸肌上汗流不止,一个披着瀑布一样直发的穿黑色小背心和紫红色底裤的女生还爬在他身上。她不紧不慢地转过头。原来是外语系的校花李桃。长得确实好。我顿时理解了初中课本上的“人面桃花”的意思了。
 
   “我操,完事了吗?革命还没开始,你就开始享受了。”
 
   “不好意思,主要是心情太紧张了。”大赵的脸和身体都一下子红了。
 
     革命口号、旗帜、路线、纲领都在大赵那里。我敬佩的是,大赵此时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勇敢和镇定。他很快就把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并且
分类: 记录中国
  几乎每天都有朋友向我'请教'房价问题。我每每都会耐心和他们一起分析研判。可是,报纸上和网上的分析太多了,人人都是专家,而且结论和过程又千奇百怪。
 
 就我对中国房地产十年的研究结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个大妓院。
 
  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界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大部分是合法持牌经营的。但非法现象也很多。如非法取得的土地、欠地价的预售、一房多售、虚假认购、以次充好、虚假广告、自己编的奖杯和销售冠军榜,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合法的地点选择合法的房地产。
 
 2、地产开发商就是当红的妓女。妓院
(2005-12-05 14:07)
分类: 尖叫的城市

每次去重庆都是匆匆忙忙,最多不过一两天,这次也不例外。其实重庆有许多留人的地方,比如,一个新兴直辖市带来的商机、千年古镇、嘉陵江的鱼,当然还有重庆美女,堪称这个城市的名片。只不过我一直觉得和这个城市的机缘没到罢了。

记得第一次到重庆是五六年前,好像是去捧一个叫“协信”地产公司的场。去过红岩的渣子洞后,只觉得战争很残酷,尤其是中国人自己的战争,其它的印象寥寥。后来看过《重庆森林》的电影预告,女主角好像是王菲。重庆给我的感觉恰如“重庆森林”:高低起伏,郁郁葱葱,高楼林立,蒙蒙胧胧。

 

分类: 茶酒年代

——郭建波的读书观

简历: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国际住房政策

(2005-01-04 14:14)
分类: 尖叫的城市
   不管是成都人还是到过成都的外地人,总喜欢用“成都是一个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话来夸耀成都。但是你仔细一想,这句话其实会让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畏惧成都。因为好的城市应该像温柔杀手一样,不加预告,不期而遇,然后又让你不知不觉的坠入其中。至少对于我来说,在美名之下,心里一直是提防着成都的,因此,几次都是匆匆忙忙去成都,严格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过客,因为怕“不想走”,索性就不逗留,终于也没有爱上成都。

    因为生意的缘故,最近和成都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算是稍稍走进了这座城市。成都人热情热闹热烈,到哪儿做什么都是在茶馆,同样一件事可以翻来覆去谈很多次,约见朋友会来一大串,朋友会带着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所以每天晚上我会准时在锦江宾馆的茶吧里转悠,我的成都朋友也越来越多。

    成都的政府眼下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一个国际性的休闲旅游之都,听说还花了些钱专门请了策划高人提炼推广成都的口号,结果好像弄出个“东方伊甸园”的雅号,有点像保健品或药房、夜总会的名字,让人费解。成都一直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